石破茂回应美日达成贸易协议当地时间 7 月 22 日,一则重磅消息震动国际经济与政治舞台。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兴奋宣布,美国与日本达成了一项堪称 “巨大” 的贸易协议。协议内容显示,美国将对日关税税率降至 15%,日本则需向美国开放汽车、农产品市场准入,同时向美国投资 5500 亿美元,而美国将从中获取 90% 的利润 。此消息一经传出,全球目光聚焦日美关系,而日本首相石破茂对此事的表态,更是引发了各界的强烈关注与诸多猜测。
石破茂于 23 日在首相官邸回应称,自己需要先听取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关于美日协议具体内容的简报。他还表示,将仔细研讨协议内容,会根据结果判断自己是否辞职,在充分研讨协议内容前不会作出决定 。这一番表态,着实显得异常吊诡。作为日本政府的实际掌舵人,石破茂对如此重要的贸易协议竟然不清楚细节,这一现象背后所反映出的问题,远比表面看上去更为复杂和严峻。
这至少说明了两件关键之事。其一,在美国持续挥舞的关税大棒之下,日本的处境艰难,几乎没有还手的余力。回溯过往,石破茂并非没有抗争过。在贸易摩擦伊始,他多次公开表态,言辞坚定,表明日本不会轻易屈服于美国的关税施压,誓言要捍卫日本的经济利益与国家尊严。在汽车贸易领域,日本汽车凭借其卓越的品质与性价比,长期以来在美国市场占据着重要份额,这无疑触动了美国本土汽车产业的 “奶酪”。美国以贸易逆差等为由,对日本汽车加征关税,试图逼迫日本车企就范,让出市场份额。石破茂领导下的日本政府,联合汽车行业协会,积极谋划应对策略,鼓励车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开拓其他海外市场,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在农产品方面,日本农业团体深知一旦美国农产品大规模涌入,本土农业将遭受重创,因此强烈反对开放市场。石破茂政府也试图在谈判中坚守农业保护的底线,通过各种外交渠道与美国周旋。
然而,现实却残酷地给日本以重击。美国凭借其在全球经济与政治格局中的强势地位,不断加大关税威胁力度。从最初提议的高额关税,到一次次逼近日本的谈判底线,美国的步步紧逼让日本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对外贸易在日本经济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美国又是日本最大的外贸出口目的地。美国若真的实施高额关税,日本的出口产业将遭受灭顶之灾,大量工厂可能减产甚至倒闭,无数工人面临失业风险,整个日本经济将陷入严重衰退。在这种生死存亡的经济压力之下,日本的抵抗逐渐变得无力。只要美国坚持其不合理要求,日本国内总会出现一些势力,为了自身利益,选择迎合美国,满足美国的要求,以换取暂时的经济喘息机会。
其二,石破茂由于坚持不愿意轻易屈服于美国的淫威,在日本国内的地位正变得岌岌可危,在政坛所受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大。日本国内政治局势错综复杂,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博弈。部分与美国利益关联紧密的财阀、企业,以及一些受美国政治影响颇深的政治势力,他们更倾向于对美国妥协,以获取自身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短期利益。当石破茂坚定地采取对抗美国关税施压的立场时,这些势力便开始在背后掣肘。从舆论层面,他们通过控制部分媒体,对石破茂政府的政策进行抹黑,指责其导致日美关系紧张,影响日本经济发展。在议会中,这些势力的代表也频繁提出反对议案,阻碍石破茂政府贸易谈判策略的推进。
此外,7 月 20 日举行的第 27 届参议院选举结果,也让石破茂的执政地位雪上加霜。执政的自民党与公明党联盟在此次选举中遭遇惨败,失去参议院过半数议席。日本民众对石破茂内阁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上台 10 个月以来,石破内阁不仅未能有效解决物价持续上涨、收入增长缓慢等关键民生课题,对美关税谈判陷入僵局也被指 “外交无能”。选前石破内阁支持率已跌至 20.8%,濒临 “下台水域” 。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石破茂在日本政坛的话语权被严重削弱,其推行政策的难度大幅增加,未来的政治前途充满了不确定性。【最新的消息,石破茂已经宣布决定辞职了】
石破茂对美日贸易协议的未知与迟疑表态,深刻反映出日本在美日贸易博弈中的无奈与困境,以及其国内复杂的政治斗争形势。日本未来究竟何去何从,石破茂能否顶住压力,捍卫日本的国家利益,还是会在重重阻力下被迫妥协,这一切都有待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