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元年,明宪宗朱见深刚刚继位不久,就遇到了一个让他及其家族蒙羞的案子。他特别强调:“这是祖宗百年来所没有的丑闻!”并命人将此案始末告知各王府,让他们引以为鉴。
明宪宗朱见深生于正统十二年,是明英宗的儿子,从小在宫里长大。那时候土木堡事变闹得天翻地覆,他爸被俘,他叔叔当了皇帝,还一度废了他太子位子。后来他爸复位,他才重当太子。天顺八年他爸死了,他十八岁登基,改元成化。刚上台,他就忙着处理政务,比如蠲免税粮,平定荆襄流民起义,还恢复十二团营,检阅军队。边疆上他收复河套,联手朝鲜打建州女真。晚年他宠信汪直,设西厂,搞得朝野不安。成化二十三年他四十岁崩逝,葬茂陵。 朱征鍉是韩王府的,韩宪王朱松曾孙,韩靖王朱范昂次子,生于正统十三年,天顺元年封汉阴王,在位八年。天顺四年娶周恂女儿周氏为妃。周恂是生员,当韩王府教授,有妻钟氏。朱征鍉姬妾不少,但没儿子。成化元年他病重,周恂建议抱养别人孩子冒充亲生,以保爵位。朱征鍉同意,让宫人假孕骗家人。死后,周恂抱来钟氏生的女儿和张通儿子,谎称遗腹子。女孩封县主,男孩袭汉阴王。周恂和钟氏兄妹把持王府。钟瀚知情要挟,成化十四年告发。三法司查实,朱见深下诏,周恂凌迟,财产没收,妻妾子女斩首。冒封子女赐死,平氏周氏自尽,朱征鍉追废庶人。朱见深录案传示王府。
半年前岷府江川王朱音坄死,刘氏妃抱别人儿子假孕,贿赂岷王上奏袭爵,事败没成。两年后晋府钟鏕无子,张氏妻和父收孕弟媳生子冒充,赐名朱奇淡,钟鏕死后袭镇国将军。事露,钟鏕追削,张氏父母斩,张氏朱奇淡自尽。朱见深又录案示王府。这种冒封屡禁不止,因为祖制宗室不能科举从军经商,只靠俸禄,无子国除禄绝,大家为生计冒险。朱见深惩处严,但没治本。明代宗室制度从朱元璋定下,藩王镇守地方,俸禄优厚,但限制多。郡王镇国将军等袭封有规矩,过继或冒充常见。类似案子不止这些,弘治间还有宁府冒袭,嘉靖时更多。宗室人口膨胀,俸禄负担重,朝廷减支,宗室穷困,冒险更多。朱见深时代已露端倪,他虽勤政,但没改制度。宗室特权成负担,明亡时宗室百万,拖累财政。朱见深没看到关键,让子孙自由谋生,或许王朝能长些。 朱见深继位初就遇汉阴王案,这事暴露宗室问题根深蒂固。周恂这种人钻空子,害了全家,朱征鍉病中同意,也酿大祸。案子处理后,类似事还发生,说明制度有毛病。明朝宗室禁仕宦,等于圈养,穷了就铤而走险。朱元璋本意保护血脉,结果适得其反。成化朝其他案如岷府晋府,手段差不多,假孕抱子,上奏骗封。朝廷查实后严惩,但没从源头改。宗室无嗣恐惧大,因为禄米没了,遗孀只剩口粮。朱见深传案警示,可大家还干,说明生计压力大。明史记载,这种事从成化到万历屡见不鲜。弘治正德间,冒袭更多,朝廷有时默许,有时严打。嘉靖隆庆时,宗室请愿改制,未果。万历时宗室穷到卖爵,朝廷头疼。朱见深若早废特权,让宗室经商从军,或许少些乱子。但他没动,制度沿袭,积弊深重。
汉阴王案不是孤例,明代宗室冒封多因经济压力。朱见深强调百年未有丑闻,其实之前可能有隐案。参考明实录,明史,这种事成化后频发。朱征鍉案细节,周恂从建议到执行,全家遭殃。钟瀚告发,源于要挟闹翻。朱见深震怒,视作乱宗支。惩处后,他以为能止,可没两年晋府又来。钟鏕同意妻计,收弟媳生子冒充,败露全家死。朱见深再传案,可宗室仍冒险。祖制限宗室活动,读书守节而已。朱元璋怕子孙乱政,禁一切谋生路。结果宗室闲散,人口多,俸禄不够。明中期宗室百万,米价高,穷困潦倒。有的卖妻鬻子,有的乞讨。朝廷减禄,宗室怨声载道。朱见深时代,宗室已现贫困迹象。他勤政爱民,但对宗室没大改。晚年宠宦官,朝政乱,宗室事更不管。明亡时,宗室成累赘,没帮王朝,反成负担。 宗室制度弊端,从汉阴王案可见一斑。朱见深刚继位遇这事,等于给他敲警钟。可他只惩不改,问题延续。类似案子,明史多记。成化十四年案后,弘治二年又有宁王府冒袭,手段老一套。朝廷查,严惩了事。宗室为保爵禄,不惜乱血统。朱元璋定法严,子孙宁愿死也不改。朱见深传案各王府,希望引鉴,可大家私下还干。经济是根,俸禄少,生活难。明代米价涨,宗室固定禄米不够。有的王府卖地,朝廷禁。朱见深收复河套等功劳大,但内政没触及宗室。晚年西厂横行,宗室更不敢言。明朝灭亡,宗室多降清,少抵抗。汉阴王案,早暴露问题,若朱见深改制,或许不同。但历史没如果,制度僵化,王朝衰。
海川
应该每个爵位都应该责权利相关,规定清楚。宗室每代降爵一级,随之限制放松几条,最后前几代的王爷的后人都会逐渐成为普通百姓自食其力。汉之所以能一次半的复国,都是没落宗室出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