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一套接一套啊!”河南郑州,工人辛苦完成项目后,上百万的血汗钱竟被公司换成了购物卡,最过分的是,购物卡只能每月1号使用,而且单次金额不准超过300元,甚至还得自己承担手续费,愤怒的工人直接堵住了商场电梯,不顾危险地喊道:“从我身上踏过去”!网友:建议严查! 事情是这样的,这些工人辛辛苦苦干完活,公司却不给现金,全部换成了商场的购物卡,本来以为拿着卡去买东西也行,结果一去才发现,这卡简直就是个坑。 每月只能在1号使用,单次消费不能超过300块,还要自己掏手续费,你说气人不气人?几十万的工程款就这么被困在了卡里。 有个工人说,他的几十万工程款全变成了购物卡,现在卡用不了,手下工人的工资也发不出去,这可不是几千几万的小钱,是一家人的生活费,是孩子的学费,是老人的医药费。 商场里很多商家根本不收这种卡,有的店铺虽然收,但各种限制让人头疼,工人们拿着卡转了一圈,发现能买的东西少得可怜。 商场还规定了各种奇葩条,有工人吐槽,买个东西还要看日子,还要算金额,这哪是消费,简直是在做数学题。 工人们围在电梯口,情绪激动,有人直接躺在电梯前,喊着“从我身上踏过去”。这不是闹事,是真的被逼急了。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辛苦工作一年,老板不给钱,给你一堆只能在指定地方、指定时间、指定金额使用的购物卡,你能接受吗? 这种做法其实是违法的,劳动法明确规定,工资必须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用购物卡代替工资,不仅损害了工人利益,还触犯了法律。 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想出各种办法来规避责任,今天是购物卡,明天可能就是其他花样。 网上的讨论也很激烈,有人说这是典型的店大欺客,有人说这比直接欠薪还恶劣,因为欠薪至少还有个讨要的理由,现在人家说给你购物卡了,你还能怎么办? 其实这种事不是个例,前段时间就有新闻,某地开发商用房子抵工程款,某公司用产品抵工资,这些看似“创新”的做法,实际上都是在钻法律空子。 工人们最担心的是,这些购物卡会不会变成废纸,万一商场倒闭了怎么办?万一规则再变怎么办?这种不确定性让人寝食难安。 有工人算了笔账,按照现在的使用规则,他那几十万的购物卡,要全部花完得好几年,这期间的通货膨胀、机会成本,谁来承担? 连包工头的钱变成了购物卡,他怎么给工人发工资?工人拿不到钱,怎么养家糊口?一环扣一环,受伤的永远是最底层的劳动者。 商场方面到现在还没有正式回应,他们的沉默,让事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是真的没办法解决,还是在拖延时间? 靠这种小聪明来转嫁风险,最终损害的是企业信誉,今天你用购物卡糊弄工人,明天谁还愿意给你干活? 对于工人来说,维权之路并不好走,请律师要钱,打官司要时间,很多人耗不起,但如果都选择忍气吞声,这种事只会越来越多。 有律师建议,遇到这种情况,工人们应该团结起来,收集证据,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必要时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工人文化程度不高,不懂法律程序。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件事,给工人们一个公道。法律不是摆设,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让投机者得利。也希望更多人关注农民工群体。他们用汗水建设城市,理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看它如何对待弱势群体。 工资变购物卡,你怎么看?如果是你遇到这种事,会怎么办?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说说你的看法。 信息来源:新闻夜班--《员工工资被折换成购物卡,每月仅一天可使用。律师:或涉嫌违法,》
7月16日,河南郑州,一位31岁的离异妈妈因买草莓认识了一名男子,男子承诺会照顾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