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内因战机被击落吵翻天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特朗普这番表态,未来会不会逼着印度

墨者善受本人 2025-07-22 14:18:31

印度国内因战机被击落吵翻天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特朗普这番表态,未来会不会逼着印度购买美国战机?毕竟之前印度与美国曾经有意转让F16战机的生产线!

美国与印度关于 F-16 战机生产线的合作始于 2017 年莫迪政府推动的 “印度制造” 战略。当年 6 月,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印度塔塔集团签署意向协议,计划将 F-16 Block 70(最新改进型)的生产线从得克萨斯州搬迁至印度,由塔塔负责本土化生产。这一协议被宣传为 “历史性合作”,旨在帮助印度获得全球领先的三代机生产能力,并通过技术转让提升本土航空工业水平。

根据协议内容,印度将以约 100 亿美元的价格获得 126 架 F-16 Block 70 的生产权,其中 85% 的组件需在印度本土制造。塔塔集团旗下的塔塔先进系统公司(TASL)被指定为主要合作伙伴,初期任务是为全球所有 F-16 战机生产机翼组件,逐步过渡到整机组装。洛马公司还承诺引入 F-35 的部分技术,如 APG-83 有源相控阵雷达和自动防撞系统,使 F-16 Block 70 成为 “最强三代机”。

然而,这一计划从一开始就面临多重挑战。首先,印度空军在 2016 年已与法国签署价值 88 亿美元的 36 架 “阵风” 战斗机采购协议,导致 F-16 的优先级下降。其次,美国国内对技术转让的担忧始终存在,特朗普政府曾以 “保护就业” 为由搁置协议,要求洛马优先保障美国本土生产。此外,印度国内对塔塔集团的技术能力存疑 —— 尽管塔塔在汽车制造领域经验丰富,但其航空航天业务起步较晚,此前仅为波音生产过直升机机身,而 F-16 的复杂结构(如全铝合金机翼和先进航电系统)对工艺要求极高。

到 2018 年,合作出现实质性进展:塔塔开始在海德拉巴工厂生产 F-16 机翼,并计划将生产线扩展至整机组装。但此时印度空军的采购需求已发生变化。由于 “阵风” 战斗机交付延迟且价格高昂,印度转而推动本土 LCA “光辉” 战斗机项目,并重启 110 架中型多用途战斗机(MMRCA)招标。洛马为争取订单,将 F-16 Block 70 重新命名为 “F-21”,并承诺在印度建立完整产业链,包括发动机维护和弹药生产。但这一努力未能扭转局势 ——2020 年后,印度明确表示优先采购 “阵风” 和国产战机,F-16 项目逐渐被边缘化。

与此同时,美国的战略调整也影响了合作走向。2020 年,洛马将 F-16 生产线从沃斯堡迁至南卡罗来纳州格林维尔,专注于满足巴林、斯洛伐克等国的订单,并计划冲击 5000 架总产量纪录。印度的参与仅限于机翼转包,核心技术如雷达、发动机和火控系统仍由美国控制。更关键的是,美国在 2022 年恢复对巴基斯坦 F-16 机队的维护升级,直接加剧了印度的战略疑虑 —— 巴基斯坦空军的 F-16 若配备 AIM-120 中程导弹,可能对印度构成威胁,而印度却未能通过合作获得同等技术优势。

截至 2025 年,美印 F-16 生产线项目已陷入停滞。塔塔的海德拉巴工厂仍在为全球 F-16 机队生产机翼,但印度本土组装计划从未启动。洛马虽多次表示 “合作大门始终敞开”,但印度空军的采购清单中已无 F-16 的位置 —— 其主力机型转向 “阵风” 和 LCA Mark 2,同时与俄罗斯推进 FGFA 五代机项目。这一案例凸显了国际军贸中的复杂博弈:美国试图通过技术输出拉拢印度,印度则在 “自主国防” 与 “现实需求” 间摇摆,最终因战略重心转移和技术依赖风险放弃合作。

而 因为美国正在全力推出F35战机的原因,F-16 本身也面临市场萎缩,不过考虑到特朗普的商人本性,依然不排除特朗普与摸底勾兑,让这款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老战机,最终在印度发挥最后的预热,从印度榨取更多的油水。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墨者善受本人

墨者善受本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