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国教育部发布了2025年第二号“留学预警”,提醒计划赴菲留学的学生务必加强安全风险评估。
这一举措却让菲律宾炸了锅。7月20日,菲外交部发表声明,公然反对中方发布的安全风险通告,还大言不惭地宣称通告“曲解”了菲律宾的实际情况,要求中方“作出必要纠正”。这简直荒谬至极!菲律宾不反思自身问题,反倒让中国“改正”,这不是典型的贼喊捉贼吗?
事实上,在菲华人遭遇不公平事件的情况愈发严重。菲律宾个别机构对中国公民滥权执法,无端指控中国公民涉嫌“间谍活动”,甚至无理羁押持有合法工签的中国公民。自去年起,针对华人的绑架杀人、持枪抢劫、换汇被骗及盗窃等案件更是频繁发生。菲律宾的治安问题已严重到不容忽视的地步,菲方对中方“留学预警”的无理叫嚣,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如今,菲律宾在留学方面需要反思的,远不止安全问题。
在教育领域,菲律宾高校的“含金量”一直饱受质疑。“水硕”“水博”的说法不绝于耳,多数人认为去菲律宾留学就是“混”学历。菲律宾高校的国际教育能力和水平,与不少国家相比,差距巨大。
政治变化也给菲律宾留学生带来了巨大影响。2022年菲律宾新总统马科斯上台后,其“亲美”立场使中菲关系遭受重创。菲律宾对华政策的非理性转变,助长了在菲华人合法权益被侵犯的风气,中国留学生遭受的侵害,也从侧面反映出在菲华人的艰难处境。
要知道,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文交流是国家间往来的社会土壤和民间基础,菲律宾却对此肆意破坏。
中国留学生和在菲华人遭遇的种种“险境”,也间接暴露出菲律宾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安全投入存在巨大隐患。菲律宾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导致警力覆盖率低,首都圈警民比例仅为1:800,远低于东南亚平均水平。据菲律宾统计局数据,约24%的人口仍处于国际贫困线以下,这无疑为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对菲律宾而言,加大执法和治安力度、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已刻不容缓。
此次“通告”事件,正值菲律宾频频在台海问题、南海问题上“插手”的关键时期。这充分表明中方对菲律宾的忍耐已达极限,不排除后续会有其他反制措施。
对于中方发布的“留学预警”,菲律宾不应叫嚣挑衅、抹黑通告真实性,而应认真反思自身面临的困境。对于侵犯中国公民正当合法权益、严重干扰中菲正常人员往来的行为,我国绝不会姑息。
在菲华人不应成为中菲政治博弈的牺牲品,希望菲律宾政府能切实为在菲中国公民营造一个安全、公平、非歧视的生活工作环境,推动正常的国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