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晚,武则天突然肚子痛,她半夜就派人传来御医沈南璆。沈南璆小心地给武则天把脉,武则天却抓住他的手说:“今夜就留下陪朕吧!”沈南璆吓得连连磕头。武则天被他逗乐了。
“快!陛下腹痛难忍,速传沈南璆!”值房内,沈南璆正在灯下翻阅医书,闻言猛地站起,抓起药箱便随太监匆匆而去。
沈南璆推开寝宫大门,浓重的檀香气息扑面而来。武则天斜倚在龙床上,面色苍白,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眉间紧锁,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威严。沈南璆低头行礼,小心翼翼地跪在床前,取出脉枕为她诊脉。他的手指刚触到武则天的手腕,一股温热的力量猛地握住他的手。武则天抬起眼,目光如刀,带着几分戏谑:“今夜,留下陪朕如何?”
沈南璆心头一震,手中的脉枕险些滑落。他抬起头,正对上武则天那双深不可测的眼睛,仿佛能洞穿一切。他连忙抽回手,跪地磕头,声音颤抖:“臣不敢!臣只是一介医官,职责在治病救人,怎敢……”话未说完,武则天却轻笑出声,笑声中带着几分疲惫与玩味:“你这人,倒是有趣。”腹痛似乎在这一刻稍稍缓解,她挥挥手,示意他退下。
那一夜,沈南璆逃也似的离开寝宫,背上冷汗涔涔。他深知,武则天的“垂青”绝非简单的好感,而是裹挟着权力的风暴。他不过是个普通的御医,靠着精湛的医术在宫中立足,平日里低调谨慎,绝不掺和宫廷的是非。可这一刻,他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推向了深渊。
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以铁腕和智慧统治着大周王朝。她的宫廷不仅是大唐政治的中心,更是一个充满欲望与权谋的舞台。在她身边,男宠如棋子,进退之间,皆是算计。沈南璆并非第一个被她“看中”的人,在他之前,薛怀义的故事早已在宫中传为笑谈。
薛怀义,原名冯小宝,不过是个洛阳街头卖野药的货郎。身材魁梧,能说会道,他先是勾搭上了千金公主的侍女,后被公主献给武则天。为了掩人耳目,武则天命他剃度为僧,赐名薛怀义,认作太平公主丈夫薛绍的族人,从此以“薛师”之名出入宫廷。薛怀义并非泛泛之辈,他深谙讨好之道,不仅主持修建了象征武周权威的明堂,还挖掘《大云经》,为武则天称帝提供了宗教依据。一时间,他权倾朝野,封梁国公,甚至连宰相苏良嗣都敢当街羞辱。
然而,君恩如流水,薛怀义的风光不过昙花一现。武则天的目光逐渐转向他人,沈南璆便是其中之一。相比薛怀义的粗犷,沈南璆的儒雅与医术更符合武则天晚年的喜好。他温润如玉,举止得体,诊病时细致入微,总能让武则天感到片刻的安宁。但这份“宠幸”对沈南璆而言,却如履薄冰。
695年正月,洛阳城张灯结彩,元宵节的热闹还未散去。明堂,这座耗费无数民力物力、象征武周威严的建筑,却在一夜之间化为灰烬。火光冲天,照亮了半个洛阳城,百姓议论纷纷,朝臣噤若寒蝉。放火的不是别人,正是薛怀义。
他因武则天移情沈南璆而心生嫉恨,试图以一场大火重新夺回女皇的关注。据史料记载,薛怀义甚至在火灾前精心策划了一场“神迹”,用牛血画巨幅佛像,试图博取武则天欢心。然而,武则天早已厌倦了他的张扬与跋扈。明堂被毁,触碰了她的底线。她不动声色,暗中授意太平公主除掉这个曾经的宠臣。
不久后,薛怀义被召至瑶光殿。迎接他的不是女皇的温情,而是数十名壮士的乱棍。据《资治通鉴》记载,他被当场打死,尸体被送至白马寺焚烧,骨灰制成佛塔,了结了他荒唐的一生。
而为了应对武则天的“期待”,沈南璆开始服用一些宫中秘制的丹药。这些药物据称能增强体力,却也暗藏风险。《唐史演义》记载,沈南璆“房术不让怀义”,但他的身体却在药物侵蚀下日渐虚弱。他每日清晨在侍女协助下调配药材,强撑着应付宫廷生活,内心却充满了矛盾与恐惧。他时常想起初入宫时的自己,那个只想悬壶济世的医者,如今却被命运推向了另一个陌生的角色。
沈南璆的生命在某个寒冷的冬夜戛然而止。据《新唐书》推测,他因长期服用丹药,身体不堪重负而猝死。他的离去并未在宫廷掀起波澜,武则天的目光很快转向了张昌宗与张易之兄弟。这对兄弟以俊美和心机迅速取而代之,延续了宫廷的权力游戏。然而,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发动政变,张氏兄弟被诛,武则天被迫退位,武周王朝走向终结。
历史如宫灯,摇曳间光影交错。沈南璆与薛怀义的命运,不过是这光影中的一瞬,却足以让人感叹权力的无常与人性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