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与黄月英大婚,招待完客人,当诸葛亮回到洞房掀开黄月英的红盖头,看到黄月英的

古往趣话社 2025-07-21 12:23:36

诸葛亮与黄月英大婚,招待完客人,当诸葛亮回到洞房掀开黄月英的红盖头,看到黄月英的脸后,大吃一惊! 红盖头飘落的瞬间,烛火恰好跳了一下,把黄月英的脸照得明明灭灭。诸葛亮手里的秤杆"当啷"掉在地上——眼前的女子根本不是传闻中"黄发黑面"的丑模样,眉如远山含黛,眼似秋水横波,只是左眉角有颗小小的痣,被脂粉遮了大半,反倒添了几分俏气。 "先生是觉得,传闻信不得?"黄月英先开了口,声音里带着点笑意,手里还攥着本摊开的《九章算术》。诸葛亮这才回过神,耳根子腾地红了,慌忙去捡秤杆,手指却不小心碰倒了桌角的铜盆,清水泼出来,溅湿了她的裙角。 "抱歉,我..."他想说点什么,却看见黄月英弯腰去扶铜盆,发间的金步摇晃出细碎的光。这才想起提亲时,黄承彦说"小女貌丑,恐辱没卧龙先生",当时他只当是谦辞,毕竟黄承彦是荆州名士,女儿怎会真的丑陋?此刻再想,倒像是故意设下的局。 黄月英把铜盆放稳,忽然指着窗外:"先生你看,那是我做的木鸟。"诸葛亮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只竹制的鸟儿正绕着院子飞,翅膀扇动的弧度比真鸟还要灵动。"这是用机关术做的,能飞三里地呢。"她眼里闪着光,说起机械构造时,嘴角会不自觉地上扬,像个得到新玩具的孩童。 诸葛亮想起三天前,他在黄府后院看见的木牛流马雏形,当时还以为是黄承彦的手笔,现在才明白,那些精巧的齿轮、连杆,定是出自眼前这位女子之手。他忽然觉得脸上发烫——自己平日里自恃聪慧,竟没看穿这层窗户纸,还真信了"丑女"的传言。 "其实那些话,是我让父亲说的。"黄月英倒了杯茶递给她,"乱世里,女子太惹眼不是好事。"她指尖划过茶杯上的冰裂纹,"前两年有户人家来提亲,只因看了我一眼,就说要娶我做妾,我爹气不过,才故意放出丑名。"诸葛亮握着茶杯的手紧了紧,忽然想起南阳街头的议论,说黄承彦故意把女儿藏起来,原是这般缘故。 夜深时,宾客散尽的喧闹还没完全褪去,远处传来几声更夫的梆子响。黄月英铺开一张图纸,是改良过的连弩设计,箭头处画着小小的机关,"先生常说要辅佐明主,这连弩若能成,定能派上用场。"诸葛亮凑过去看,只见她用朱砂笔圈出的改进处,恰好是他苦思冥想不得解的地方。烛火在两人之间跳动,把影子投在墙上,像幅依偎在一起的画。 后来在隆中草庐,诸葛亮时常对着弟子们感叹:"你们师母的智谋,胜我十倍。"有次他奉命出使东吴,黄月英连夜给他做了件里衬藏着地图的袍子,还在袖袋里缝了包解药,"江东多瘴气,这个用得上。"果然,他在柴桑遇着周瑜设下的鸿门宴,正是靠着那包解药解了酒里的毒。 世人都知诸葛亮神机妙算,却少有人知,他案头的兵书里,夹着许多黄月英写的小纸条;他发明的木牛流马,车轴处的机关刻着个小小的"英"字;就连空城计里那首迷惑司马懿的琴曲,也是她教的——她说"司马懿多疑,听着琴音里的从容,反倒不敢进"。 黄月英的"丑名",终究没被彻底洗刷。陈寿写《三国志》时,只淡淡提了句"黄承彦女,容貌甚陋"。可在成都武侯祠的角落里,有尊不起眼的侍女像,左眉角有颗痣,手里捧着本翻开的书,据说那是后世匠人偷偷塑的,为的是让往来的人知道,那位辅佐诸葛亮成就大业的女子,原是这般聪慧模样。 所谓的大吃一惊,哪里是因为容貌?分明是被那份藏在传言背后的通透与智慧震住了。乱世里的爱情,从不是看脸的戏码,而是两个灵魂在烛火下相视一笑,便知彼此心中丘壑。 参考资料:《三国志·诸葛亮传》《襄阳耆旧记》《智囊全集·闺智部》

0 阅读:0
古往趣话社

古往趣话社

一起趣话,畅聊历史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