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的湟鱼泛滥成灾,为何无人敢吃?一位50多岁的老渔民告诉我:青海湖里有12.

啸鹰国际评论 2025-07-20 00:33:50

青海湖的湟鱼泛滥成灾,为何无人敢吃?一位50多岁的老渔民告诉我:青海湖里有12.03万吨湟鱼,随手就能捕捞到,但当地人就是不吃,这是为什么呢?[666]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湟鱼其实是青海湖裸鲤,130万年前因地质变化与黄河断开连接,被困在高原咸水湖中。为了生存,这些鱼类褪去了鳞片,腮部结构也发生改变,最终进化成青海湖独有的物种。 每年6到8月,成年湟鱼会游到布哈河等淡水河道产卵。但鱼卵自然存活率只有0.2%,这意味着500颗鱼卵中只有1颗能成功孵化。湟鱼生长极其缓慢,每年只长1厘米,需要10年才能性成熟。 上世纪60年代,青海湖年捕捞湟鱼2万吨,到2002年整个湖里只剩2600吨,那时候冬天凿冰捕鱼,经常有人掉进冰窟窿,但大家关心的不是人的安全,而是渔网有没有丢。 2003年,青海省开始禁捕湟鱼,并将其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偷捕湟鱼属于刑事犯罪,2021年就有人因为在网上晒烹饪湟鱼的视频被罚款7000元。 湟鱼每年要吃掉3万吨浮游生物,这些浮游生物如果过量繁殖,会导致湖水富营养化,如果湟鱼数量减少30%,青海湖出现水质恶化的风险会增加5倍。 青海湖是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每年有5万只鸟类在这里繁殖。湟鱼是这些鸟类的主要食物来源,鸟类的粪便又为湖中的浮游生物提供营养,形成了完整的食物链循环。 湟鱼的排泄物还能调节水中的氧气含量,如果湟鱼消失,青海湖的生态平衡将被破坏,最终可能变成一潭死水。 藏族同胞认为湟鱼是神灵的化身,食用湟鱼会阻断死者的轮回之路。这种信仰传承了800多年,至今仍深深影响着当地人的行为。 无人机定期巡查湟鱼洄游路线,智能监测系统实时跟踪鱼群动态,每年人工增殖放流站会培育1.6亿尾鱼苗投放到湖中。 当地牧民自发组成巡护队,在湟鱼洄游季节用脸盆救助搁浅的小鱼。过去靠捕鱼为生的村庄现在发展起了生态旅游,游客可以在观鱼台观看鱼群洄游,体验投喂活动。 湟鱼数量的恢复也带动了整个青海湖生态的改善,湖水透明度从过去的不足2米提高到现在的8米以上,周边草场植被覆盖率也在逐年增加。 从2002年的2600吨到现在的12万吨,湟鱼数量增长了46倍,按照目前的保护力度,湟鱼种群要完全恢复到历史水平还需要30年时间。 青海湖的生态修复不是简单的禁捕或放流,而是需要法律保护、科技监测、文化传承和经济转型的综合手段。当保护生态比破坏生态更有价值时,保护才能真正持续下去。 主要信源: 海晏融媒——青海土著鱼,珍贵的高原水生“居民” 央视新闻——从几乎不见到处处可见 青海湟鱼还需要继续保护吗?

0 阅读:249
啸鹰国际评论

啸鹰国际评论

紧急播报世界时事,让你第一时间知晓全球发生的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