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主席病逝后,北京一中学生哭着跑到班主任办公室:“老师,我外公去世了

啸鹰国际评论 2025-07-20 00:26:36

1976年,毛主席病逝后,北京一中学生哭着跑到班主任办公室:“老师,我外公去世了,我要请假!”得知中学生的身份后,老师一把将他搂在怀里……[666] 1976年秋天,北京一中的学生孔继宁提前离校回家。这个15岁的少年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即将走上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 孔继宁的母亲李敏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搬离了中南海,选择在普通社区生活。她希望儿子能够接触到真实的社会生活,而不是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 高中毕业那年,孔继宁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意外的决定,报考军事院校。在那个年代,这样的选择需要相当的勇气和决心。 军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新疆军区工作。在边疆服役的几年里,孔继宁主动申请到条件艰苦的边防哨所执勤。 1990年代,孔继宁进入外交系统工作。他先后在多个国家担任外交官,具备扎实的外语能力和丰富的国际事务经验。 在驻外期间,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为使馆工作人员的子女辅导功课,这个习惯一直保持了很多年。 2002年,已经40多岁的孔继宁面临人生的重要选择。当时有多个不错的工作机会摆在面前,但他最终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投身教育公益事业。 他的第一个项目是在江西革命老区建设希望小学,与其他捐建者不同,孔继宁会亲自到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具体需求。 随后的二十年里,孔继宁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的贫困地区。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帮扶体系,不仅关注硬件设施建设,更注重教学资源的持续投入。 在贵州山区调研时,孔继宁发现当地学校缺乏课外读物,孩子们只能反复阅读几本破旧的教科书。回到北京后,他联系出版社和作家,为这些学校筹集了大量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 孔继宁参与帮扶的学校已经超过100所,分布在20多个省份。这些学校的具体位置都标注在他办公室的一张地图上,每一个标记点都代表着他的一次实地走访。 2019年国庆节,孔继宁在观礼台上观看了阅兵式。看到新型武器装备时,他想起了小时候听到的那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一次井冈山的活动,有年轻志愿者询问孔继宁如何看待自己的家庭背景。他的回答很简单:“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作用,我选择的是教育这个领域。” 在韶山参观毛泽东故居时,孔继宁在留言簿上写下了八个字:“缅怀先辈,不忘初心。”工作人员注意到,这位曾经的外交官手上有明显的劳动痕迹,这是多年来亲自参与学校建设留下的印记。 从外交官到教育公益工作者,孔继宁用二十年时间证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无论出身如何,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作出贡献。 新华社《毛泽东亲属参加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 央视新闻《东方昆仑公益基金会井冈山义诊活动》 《解放军报》1997年驻外武官专题报道

0 阅读:110
啸鹰国际评论

啸鹰国际评论

紧急播报世界时事,让你第一时间知晓全球发生的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