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提议:“将贪官全部财产划入养老储备基金,以减少年轻人的压

流水梦寒之心 2025-07-20 00:00:50

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提议:“将贪官全部财产划入养老储备基金,以减少年轻人的压力!” 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2.9亿,每5个人里就有一个老人,而且这个比例还在往上蹿,年轻人的缴费压力可想而知。 先给大家算笔账,咱们国家60岁以上老人超过2.9亿,相当于两个日本的总人口,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增长,养老金的钱从哪儿来?主要靠在职年轻人缴费。 可现在的情况是,缴费的人越来越少,领钱的人越来越多,就像一个漏水的蓄水池,进水口越来越细,出水口却越来越粗。 2019年社保基金表面上结余5854亿,但把财政补贴去掉,实际已经连续七年收不抵支。更严峻的是,未来5到10年预计会出现8到10万亿的缺口,这可不是个小数目,相当于全国人民每人要多掏7000块,年轻人本来就背着房贷车贷,再加上养老金缴费,压力可想而知。 戴相龙提出这个建议,其实是看到了养老金缺口的紧迫性,他算过一笔账:贪官们动辄贪污几千万、几个亿,如果能把这些非法所得集中起来,哪怕只拿出一部分,也能暂时缓解养老金的燃眉之急,这种“劫富济贫”的思路,本质上是希望通过资源再分配,让社会财富回归到更需要的地方。 这个提议听起来解气,但实际操作起来可不是那么简单,首先得解决法律问题,咱们国家法律规定,贪污受贿的财产要依法没收,上缴国库,但国库的钱怎么用,得经过财政预算程序,不是说想划到哪儿就划到哪儿。 有人可能会问,能不能修改法律,专门设立一个“贪官财产养老基金”?理论上是可以的,但立法程序复杂,需要经过人大审议、公众讨论等多个环节,短时间内很难实现。 而且,法律修改后还得考虑执行层面的问题,贪官们往往会把财产转移到海外,或者藏在各种隐蔽的地方,追缴难度极大。 法院的统计数据显示,刑事涉财产案件的执行到位率普遍不高,尤其是贪污贿赂案件,虽然部分案件因为查控及时能追回一些,但整体来看,真正能追缴回来的赃款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就算钱追回来了,怎么保证这些钱不被挪用?养老金的管理本来就存在透明度不高的问题,要是再加上一笔来路特殊的资金,很容易引发公众质疑。 俄罗斯倒是有类似的做法,他们通过立法把贪官财产划入养老基金,未来6年预计能充入18亿卢布,但俄罗斯的经验也告诉我们,这种做法需要严格的监管机制,否则很容易变成“唐僧肉”,被各种利益集团盯上。 把贪官财产划入养老金,只能算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之计,要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金缺口,还得靠制度改革。戴相龙自己也提到,要完善养老金三大支柱。 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现在的问题是,第一支柱负担过重,第二、第三支柱发展滞后。 咱们国家的养老金体系就像一个三条腿的凳子,第一条腿特别粗,承担了80%的重量,另外两条腿却细得可怜,未来应该让三条腿均衡发展,尤其是要大力发展第三支柱,举个例子,美国的个人退休账户(IRA)就很成熟,个人可以自主选择投资产品,政府给予税收优惠。咱们国家也在试点个人养老金制度,但参与人数和规模都还很小。 除了完善制度,还得想办法让养老金增值,现在咱们的养老金大部分存在银行或者买国债,收益率很低,其实可以借鉴社保基金的投资经验,适当增加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的配置,社保基金过去15年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8%,如果养老金也能达到这个水平,缺口问题就能大大缓解。 贪官财产充养老金这个提议,之所以能引发广泛关注,其实反映了公众对公平正义的朴素诉求。贪官们利用职权侵占国家财产,本来就应该受到严惩,把他们的非法所得用于民生,既能彰显法律的威严,又能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正义的力量。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做法不能替代制度建设,就像医生治病,不能只靠止痛片,还得找到病根,养老金缺口的根源在于人口老龄化和经济结构转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长期的努力。

0 阅读:53

猜你喜欢

流水梦寒之心

流水梦寒之心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