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50年,一个叫张克明的人来到四川通江,和一个村姑结婚,村姑发现这个丈夫不对劲,向解放军反映情况后,发现此人竟是国军中将王凌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王凌云) 1968年夏天,一个叫王凌云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在郑州的家里人不见了,不是出门办事,也不是走亲访友,而是就这么凭空消失了,从此再没露过面。 这个人的一生,简直就是一部微缩的中国近代史,抗日战场上,他曾是蒋介石亲笔题赠“福山铁军”的英雄;可到了内战,他也是丢掉南阳、狼狈逃窜的败将。 新中国成立后,他进了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后来又作为特赦战犯重获新生,谁都以为,这位河南老乡的人生总算能平静落地了,谁知他最后却用这种离奇的方式,给所有人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王凌云是河南洛阳人,早年投身军旅,在各路军阀手下辗转,直到1930年,他的人生才算迎来一个关键节点,被第20路军总指挥张钫收编,当上了少将师长。 不过几个月,蒋介石整编部队,王凌云顺势被划入中央军序列,成了嫡系的一员,他的军旅生涯起点并不光彩,一上来就卷入了对鄂豫皖和中央苏区的“围剿”,枪口对准的是红军。 然而,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一个人的价值,往往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来检验,日本人的炮火,就给了王凌云这样一个舞台。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王凌云奉命在福山、嘉兴一线构筑工事,硬扛日军,据说他打仗时相当悍不畏死,甚至会赤膊上阵指挥,带着部队跟日军血拼了三天三夜。 这场仗打得极惨,也打出了威名,连蒋介石都对他另眼相看,亲手写下“福山铁军”的匾额,凭着这股狠劲,王凌云一路高升,从中将师长做到了第2军军长。 此后的八年抗战,王凌云带着他的部队,从江苏、浙江打到湖南、广西,几乎跑遍了半个中国,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昆仑关战役,这些载入史册的大仗里,都有他的身影。 1944年,作为中国远征军的一员,他率部强渡怒江,像一把尖刀插向龙陵,硬是切断了日军的增援路线。 为了啃下龙陵这块硬骨头,他的部队付出了巨大伤亡,但也实实在在地为抗战流尽了血,可以说,在抵御外侮这件事上,王凌云无愧于军人二字,可惜,抗战的荣光没能照亮内战的泥潭。 1947年,王凌云被蒋介石派去守南阳,担任第13绥靖区司令,为了挡住势如破竹的解放军,他又是抓民夫修机场,又是成立法庭抓捕共产党,手段用尽。 可历史的大势,终究不是一两个“能打”的将军就能扭转的,一年后,王凌云兵败如山倒,丢了南阳就往襄阳跑,最后带着残部钻进了四川的大巴山里。 更有戏剧性的是他的结局,为了活命,这位昔日的将军不惜化名张克明,在四川通江的乡下娶了个村姑,打算就此隐姓埋名,了此残生。 谁知,把王凌云送上绝路的,恰恰是这位新婚的枕边人,一封告发信,终结了他东躲西藏的生涯,王凌云束手就擒。 被俘后的故事,本该是王凌云人生的尾声,在北京功德林,他表现积极,还当上了学习委员,似乎真心实意地接受改造。 1961年,王凌云作为第三批特赦战犯被释放,之后被安排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当专员,1963年又回到老家河南,在省政协继续任职,从将军到战俘,再到政协专员,这条路虽然曲折,但总算有了一个安稳的归宿。 可谁也没想到,在1968年的夏天,王凌云再次“出走”,这一次,他既没有投奔故主,也没有对抗新朝,而是彻底从人间蒸发了。
[太阳]1950年,一个叫张克明的人来到四川通江,和一个村姑结婚,村姑发现这个丈
彩虹糖豆乐园梦
2025-07-18 22:18:01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