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天佑我中华!中美正激烈交锋之际,巧了!内蒙这边,竟发现一个储量超万吨的钍矿,一算更是让人惊喜,够中国人用两万年! 这个发现的意义,不只是多了一个矿,更重要的是,它可能直接改变中国未来在能源、科技、军事等多个关键领域的布局。 内蒙古白云鄂博,一直是全球著名的稀土产地,之前大量被当作废料处理的尾矿堆,今年3月被重新检测,发现里面竟藏着大量钍资源。 过去没人重视,现在却成了各国争相布局的新焦点,钍这种元素虽然早就被科学家发现,但因为技术门槛高、开发难度大,多年来一直没被真正用起来。 相比目前常用的核能原料铀,钍有很多优势,比如,钍在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比铀高很多,安全性也更好,用钍运行的熔盐反应堆,在出现问题时会自动停止反应,不容易发生泄漏或爆炸。 而且,钍反应产生的放射性废料更少、寿命更短,对环境污染小,更关键的是,钍不适合用来制造核武器,因此也更容易被国际社会接受。 但光有矿不够,关键还得看谁掌握了把它变成能源的技术,在这一点上,中国走在了前面,早在2011年,中国科学院就专门立项研究钍基熔盐堆。 经过十多年努力,世界上第一座真正运行的钍基熔盐实验堆在甘肃建成并投入使用,到了24年,完成了首次添加钍元素的实际运行测试,标志着这项技术从理论走向了实战阶段。 中国将在2025年开建全球首座商用钍基核电站,计划2030年前后并网发电,这一系列动作意味着,中国不只是有资源,更有能力率先把钍变成能源,掌握主动权。 为什么说这时候发现钍矿非常关键?因为中国一直是能源消费大国,而像铀这样的核原料,长期依赖进口,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能源领域也不断对中国卡脖子。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中国能掌握自己的燃料来源,并配套上成熟、安全的钍基核能技术,就等于在能源安全上多了一层保护,在全球竞争中多了一张底牌。 而这张牌的影响,不只是发电层面,钍基熔盐堆体积小、输出稳定、维护要求低,如果未来能用于航母、核潜艇等大型舰艇,将极大提升中国海军的作战能力和持久战力。 尤其是在远洋作战和持续部署上,可以做到更长时间无补给运行,大幅提高战略机动性,当然,这项技术还处在发展中,真正商业化、规模化落地还有不少难题。 比如腐蚀问题、废料如何处理、运行成本如何控制等等,这些都需要科研团队、企业、高校共同投入,长期攻关。 中国地方大,资源多,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几乎每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都有分布,有了资源、有了技术、有了国家战略的支持,中国在这条赛道上已经站在前列, 信源:新浪财经
真是天佑我中华!中美正激烈交锋之际,巧了!内蒙这边,竟发现一个储量超万吨的钍矿,
乐天派小饼干
2025-07-18 15:49:25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