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凌晨开火,上百架无人机突袭藏南! 今日印度等媒体报道,印军突然在7月14日凌晨2点到4点之间对藏南地区发动猛烈袭击。据悉,印度在袭击过程中发射了100多架无人机,重点攻击了藏南地区的游击队。 根据兵器世界观报道,印军动用了以色列制造的 “哈洛普” 自杀式无人机和法国 “神经元” 无人机,配合卫星侦察和电子干扰设备,实现了 “发现即摧毁” 的闭环打击能力。这种战术在 2025 年印巴边境冲突中已得到验证,当时巴基斯坦因缺乏类似技术体系而难以应对。 这种 “打了不认” 的策略,与印度近年来在东北部地区的治安战模式一脉相承 ,既通过技术手段压制反叛组织,又避免引发国际舆论压力。 此次袭击的目标区域位于那加兰邦至藏南庞赛山口一带,长期是 ULFA-I 的活动范围。该组织自 1967 年以来持续发动反印武装袭击,印度内政部数据显示,过去 11 年该地区袭击事件减少 76%,印军伤亡下降 70% 以上。 这一变化与印度军事策略的升级密切相关,除无人机集群外,印度还修建了 300 公里边境隔离墙,并部署 6.6 万人的阿萨姆步枪队进行巡逻。 中国政府对藏南地区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根据澎湃新闻报道,印度在藏南非法设立的机场群如济罗、阿朗等均位于中方主张的领土范围内。2025 年 5 月,中国民政部发布第五批藏南地区公开使用地名,进一步强化法理主权宣示。 此前,解放军曾多次通过电子战手段接管误入中方空域的印度无人机,展示了对边境地区的实际控制能力。 国际社会对此次事件反应谨慎。缅甸空军在行动期间派出 “枭龙” 战机升空监视,但未采取拦截措施。这反映出南亚国家在反恐问题上的复杂博弈,既担忧印度越境行动破坏地区稳定,又缺乏有效应对无人机群突防的技术手段。 与此同时,印度国内舆论对军方的行动存在分歧,部分媒体批评政府过度依赖外部技术,导致国防体系自主性不足。 印度此次行动可能包含多重意图,其一,通过打击反叛组织巩固对藏南地区的实际控制,为其在上游修建水电站等项目创造安全环境。 其二,向中国展示军事存在,试图在边境争端中占据主动。其三,测试新型无人机战术的实战效能,为可能的边境冲突做准备。 目前,中国外交部尚未就此次事件发表正式声明。但根据历史惯例,中方可能通过外交渠道向印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停止一切挑衅行为。
藏南问题最有可能得解决方案是什么?蔡正元教授曾经有过一个视频说,印度提出了一个
【120评论】【7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