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被折磨到体无完肤的萧明华,听闻敌人要枪毙自己。突然,抬头说:“我可以

原上花绽放 2025-07-17 23:54:10

1950年,被折磨到体无完肤的萧明华,听闻敌人要枪毙自己。突然,抬头说:“我可以招,但我要见哥哥一面!”她嘱咐哥哥每天要吃“7粒鱼肝油”。敌人对这句话毫不在意,认为是寻常的家人关怀,可接下来的事却让敌人悔不当初。 1922年,萧明华出生在浙江嘉兴。一个还算富庶的商人家庭,她是家里最小的女儿,父母眼中的掌上明珠,小名“华宝”。她父亲萧子山挺有远见,认定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所以咬着牙让孩子们都接受了最好的教育。 萧明华也没辜负这份期望,从小就是个学霸。一路读到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专攻国文。在那个年代,这绝对是知识女性的顶配了。她的老师是鼎鼎大名的台静农,连著名作家谢冰莹都夸她,说她是“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你想想,一个前途无量的文学才女,本该是写写文章,教教书,在书斋里安稳度过一生的。可历史的洪流,偏偏就把她推向了另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转折点发生在1946年的北平。当时,她亲眼目睹了轰动全国的“沈崇事件”——一个北大女生被美军士兵强暴,结果呢?肇事者逍遥法外。这件事对萧明华的刺激极大,那种眼睁睁看着同胞受辱、国家无能的刺痛感,让她满腔的义愤无处发泄。恰好这时,她通过二哥认识了朱芳春。 朱芳春不仅是她后来的老师,更是一位地下党员。通过朱芳春,萧明华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她心里那团火,终于找到了出口。1947年,她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决定——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那一刻起,那个不问世事的“华宝”,彻底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随时准备为信仰献身的革命战士。 1948年,机会来了。她的老师台静农邀请她去台湾任教。这在当时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机会,但对萧明华和组织来说,这是一个绝佳的潜伏契机。她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到了台湾,萧明华在台湾省立师范学院当国文老师,这是个很好的掩护。她和同样以教师身份作掩护的朱芳春(化名于非)假扮夫妻,在国民党眼皮子底下建立起了情报站。 他们的工作,细致又危险。为了传递信息,萧明华想出了一个极具生活气息的办法——旗袍暗号。她家阳台上晾晒的旗袍,就是她和同志之间的生命线。旗袍挂在外面,说明一切安全;一旦收了回来,就意味着危险降临,必须马上撤离。 靠着这份小心和智慧,她向大陆传递了大量关键情报,包括国民党在台湾的兵力部署、舟山群岛的防御计划等等。这些情报,为后来的解放战争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然而,隐秘战线的工作,终究是刀尖上跳舞。1950年初,由于台湾地下党最高领导人蔡孝乾的叛变,整个台湾地下组织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一张无形的大网,悄然向萧明华和她的同志们撒来。 2月6日,特务冲进了她的住所。当时,朱芳春也在。千钧一发之际,萧明华表现出了惊人的镇定,她一边与特务周旋,一边找机会让朱芳春从后门撤离。自己则被敌人带走了。在被捕前,她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平静地走向阳台,亲手取下了那件作为警报的旗袍。 萧明华被关进了臭名昭著的台湾省保安司令部监狱。在这里,她遭受了长达278天的非人折磨。老虎凳、辣椒水、电刑、竹签插指……敌人用尽了所有酷刑,想从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口中撬出组织的秘密。 可他们失算了。萧明华的肉体被摧残得体无完肤,四肢骨折,十指指甲被拔光,但她的意志,比钢铁还要坚硬。面对叛徒的指认,她矢口否认;面对酷刑,她咬紧牙关,未曾吐露半个字。 敌人彻底没了耐心,决定对她处以极刑。当萧明华从昏迷中醒来,听到这个消息时,她没有恐惧,反而异常平静地对看守说:“我可以招,但我要见我哥哥一面。” 特务们一听,以为她终于扛不住了,喜出望外,立刻安排了这次会面。他们哪里知道,这正是萧明华在生命最后一刻,为组织做的最后一次努力。 她的亲哥哥萧明柱被带到了监狱。兄妹相见,抱头痛哭。旁边监视的特务只当是寻常的生离死别,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因为,萧明华正用一口流利的嘉兴方言,快速地向哥哥交代着重要的信息——叛徒的名单,以及她所知道的敌人动向。这是她用生命换来的最后一次情报传递。 哥哥含泪离开后,特务们满心期待地等着萧明华“招供”。谁知,她却抬起头,轻蔑地对他们笑了:“我死也不会出卖我的同志和我的党。” 直到此刻,特务们才恍然大悟,自己被这个奄奄一息的女人耍了。恼羞成怒之下,他们决定立刻执行枪决。 1950年11月8日凌晨,台北马场町刑场。28岁的萧明华让狱友帮她梳理好头发,整理好衣衫,挺直了被折磨得早已畸形的脊梁,从容赴死。枪响之前,她用尽生命最后的力气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那一年,她才28岁。一个本该在文坛大放异彩的才女,将她最美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台湾的这片土地上。 萧明华牺牲后,遗体被草草掩埋。直到1982年,她的骨灰才历经波折,回到了大陆,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她的战友朱芳春,亲手在墓碑上刻下了三个字——“归来兮”。

0 阅读:0
原上花绽放

原上花绽放

原上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