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免费的午餐!蒙古那个超级大铜矿,离中国边境才80公里,结果没抱上中国大腿,便宜了力拓! 这个矿的位置,简直就是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做的,它就在蒙古国的南戈壁省,离咱们中国边境线只有短短八十公里。 这么近的距离,意味着开采出来的矿石,用卡车就能直接拉到中国的工厂里,运输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更别提,咱们中国庞大的工业体系,对铜的需求量有多大。 按理说,这笔生意应该是板上钉钉的。 蒙古有资源,中国有市场、有技术、有资金,双方合作,蒙古能以最低的成本换来最大的经济收益,中国也能获得一个稳定可靠的资源供应地,这本该是一场双赢的合作。 但蒙古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看不懂的选择,他们宁愿舍近求远,把这个关乎国运的大项目,交给了远在天边的英澳矿业巨头——力拓集团。 蒙古的顾虑,其实咱们也能理解,作为一个夹在中俄两个大国之间的内陆国,他们心里总有点不踏实,生怕自己的经济命脉被邻国捏得太紧,最后沦为一个单纯的原料供应地,没有话语权。 所以,他们搞起了所谓的“第三邻国”战略,想引入一个远方的伙伴来平衡局势。 这个想法听起来很美好,可蒙古跟力拓的合作,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不信任。 蒙古在合同里加了一堆苛刻的条款,比如,项目用电不能从方便又便宜的中国接,必须自己在戈壁滩上花大价钱建个新电厂。 开采出来的矿石,也不能直接拉到中国卖,必须先在蒙古本地加工成铜精矿,这些规定,无一例外地都大大推高了项目的成本和难度。 力拓也不是来做慈善的,成本上去了,自然就要从别的地方找补回来。 于是,从2013年开始,双方就因为项目超支、税收和利润分配等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导致最重要的地下矿工程直接停工了好几年。 这一停,对蒙古的损失是巨大的,原本指望能快速带来收入的项目,成了一个烧钱的无底洞。 而对力拓来说,虽然也难受,但他们家大业大,耗得起。 这场拉锯战一直持续到2022年,力拓为了让项目能继续下去,最终做出让步,宣布免除了蒙古政府欠下的24亿美元债务。 看似蒙古占了便宜,但实际上,他们失去了最宝贵的时间和机遇。 到2023年矿山正式投产时,蒙古才发现,由于前期投入实在太大,短期内他们根本拿不到一分钱分红,所有产出都得先拿去还债。 反观力拓,虽然前期付出了代价,但他们牢牢掌握了项目66%的股份和未来的主导权。 只要国际铜价一涨,他们就能赚得盆满钵满。蒙古等于是在用自己的资源,为国际资本的未来收益买单。 可以说,蒙古这波操作,是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他们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独立自主”,放弃了身边最现实、最有利的合作伙伴,结果绕了一大圈,不仅没赚到钱,反而把自己套了进去。
没有免费的午餐!蒙古那个超级大铜矿,离中国边境才80公里,结果没抱上中国大腿,便
芸霄记史
2025-07-17 18:29:20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