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多日后,李在明决定不出席中国阅兵?韩国还要看特朗普的脸色。 一场备受瞩目的阅兵盛典即将在中国揭幕,全球目光随之聚焦,然而真正的焦点,却在万里之外的首尔——韩国总统李在明,究竟来还是不来? 早在7月初,韩方就高调透露,李在明已收到中方9月3日胜利日阅兵的邀请。消息一出,猜测四起。 可时间一天天过去,首尔方面却迟迟没有明确答复,这份悬而未决的态度,本身就是一场外交博弈。 这看似简单的出席与否,实则牵动着地缘政治的每一根敏感神经,把一个中等强国的命运,推到了抉择的悬崖边。 李在明接过的这张薄薄的邀请函,究竟是深化合作的橄榄枝,还是中美博弈夹缝中的烫手山芋? 眼下李在明确实左右为难,作为华盛顿的坚定盟友,韩国在国家安全与对外政策上,向来与美国步调高度一致,白宫的意志始终是其难以绕开的坎。历史的影子并不遥远,2015年时任总统朴槿惠的经历,无疑给李在明提了个醒。 当年朴槿惠顶着美国及其盟友的巨大压力,为了换取中方在半岛问题上的援手,最终还是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成了当时唯一一位出席的西方国家领导人,甚至还坐在普京身边。 那一幕想必李在明至今记忆犹新。当前中美关系虽在经贸上偶有缓和,但整体气氛远谈不上融洽。 美国总统特朗普一边为获取稀土资源,取消了部分对华限制,一边又毫不掩饰地施压盟友选边站队,甚至在台海问题上点名日本和澳大利亚,谁知两国却直接拒绝。 外部压力之外,韩国国内的“保守派”也从未消停。这些亲美派系对华态度向来冷淡,一直在给李在明修复中韩关系的努力使绊子。 就在中方发出邀请的消息传出后,韩国境内竟莫名其妙地掀起一股“反华浪潮”,更有政治势力凭空捏造“中方干涉大选”的假新闻,极尽抹黑之能事。 李在明当然希望在维系韩美同盟的同时,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与更多国家交好,可他也清楚,自己自由发挥的空间实在有限。前任总统尹锡悦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他上台后一系列激进言行,在极短时间内就把文在寅政府多年的外交成果毁于一旦。李在明深知,如果美国不出席他却去了,恐怕会惹恼特朗普,自己的政治地位都可能不稳。 可是中方这份邀请函的分量,同样不容小觑。在已知信息中,韩国是唯一一个明确收到邀请的西方国家,连特朗普是否受邀都还是个谜。 这无疑是中方对李在明上台后,多次重申“发展对华关系重要性”、致力于“修复被尹锡悦破坏的中韩关系”等务实表态的一种肯定。换句话说,如果李在明延续尹锡悦的路线,这张请柬根本不会送到他手上。毕竟,谁会邀请一个不友好的国家领导人来参加自己的庆典呢? 进一步看,更深层的外交算盘在于今年10月底将在韩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APEC)。韩国对主办这次峰会寄予厚望,尤其希望能促成中方高层访韩,而中方对此至今没有明确表态。 显然李在明是否出席9月的北京阅兵,将直接影响到中方是否会在10月回访首尔。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讲究的是相互尊重,礼尚往来。外交上的诚意,从来都是双向的。如今,橄榄枝已经递出,球被踢回给了首尔。 李在明政府的选择,将决定未来几年中韩关系能走多远。是顶住压力,把握住深化合作的机遇,还是继续在大国的夹缝中小心翼翼地摇摆?韩国外交的未来,正系于这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无比沉重的决定。
特朗普还想威胁中俄?不出意料收到了两个坏消息,没有办法的美方,情急之下对华再退一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