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挽留,美国不收留,被夹在中间的李嘉诚,终于玩不转了!大公报四次三番喊话,被他当作耳旁风,而本该促成签约的美国,也在关键时刻消失,这时才发现玩脱了,却已经为时已晚! 这事得从今年3月说起,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突然宣布,要把手里攥着的23个国家43个港口打包卖给美国贝莱德财团,总价228亿美元。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大家都不仅纳闷:李嘉诚这是唱的哪出戏? 毕竟这43个港口的分量可不轻,单说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那可是全球航运的咽喉要道。 这两个港口自1997年起就由和记黄埔运营,2021年刚续签了25年的特许经营权,到2047年才到期。 巴拿马运河承担着全球6%的海运贸易量,其中中国商船货运量占比高达21%,也就是说,中国每五条经过运河的商船里,就有一条得从这两个港口进出。 这么重要的战略节点,李嘉诚却要卖给美国,这不是把中国的海上生命线往别人手里送吗? 其实咱中国,也早就看出了这两个港口的重要性,早在2021年续签经营权的时候,中方就曾提出过合作意向,愿意出高价收购部分股权,甚至给出了比市场价高出15%的报价。 可李嘉诚却一口回绝,理由是“纯商业行为”,要维护股东利益,说白了,就是嫌中国给的钱不够多,想等着美国买家来抬价。 结果他等来的不是美国的真金白银,而是一连串的政治操作。 美国这边,特朗普政府从一开始就没把这当单纯的商业交易,今年1月刚就职,特朗普就宣称巴拿马运河是“美国人为美国人建造的”,要“收回控制权”,还指派国务卿鲁比奥亲自施压。 贝莱德财团虽然表面上是商业收购,背后却有美国政府的影子,他们不仅要求控制巴拿马港口的51%股权,还狮子大开口,要求长和附带转让全球物流网络,和智能码头管理系统。 这哪是买港口,分明是要把中国的海运数据,和供应链信息一并拿走。 李嘉诚这下慌了神,赶紧解释说交易“与政治无关”,还搬出“商业自由”当挡箭牌,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美国就是要通过控制港口来限制中国。 一旦交易完成,美国就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商船实施检查、拖延甚至禁止通行,这对中国与拉美、非洲的贸易将造成致命打击。 更要命的是,贝莱德财团里,还有地中海航运的码头投资公司TiL,这家公司近年来在全球港口布局极广,交易完成后,他们控制的集装箱码头吞吐量将跃居全球首位,中国的海运话语权将进一步被削弱。 就在李嘉诚以为抱上美国大腿的时候,美国却突然变了卦。 5月中旬,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以“反垄断”为由,要求重新审查交易条款,还暗示要将巴拿马港口单独剥离出来,由美国政府直接监管。 这一招可把李嘉诚坑苦了,原本谈好的228亿美元总价,被贝莱德财团砍到了180亿美元,还要求长和承担交易完成后的法律风险。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政府一边压价,一边又在国会提出法案,要对中国商船征收“运河通行附加费”,摆明了要把中国往死里整。 这边美国施压,那边巴拿马也没闲着。 眼看交易要黄,巴拿马政府突然跳出来,以“审计发现违规”为由,冻结了和记港口在当地的资产。 原来早在2025年4月,巴拿马审计长办公室,就盯上了和记港口的财务问题,指控其在续约过程中存在“利益输送”,要对当年批准续约的官员提起诉讼。 这招釜底抽薪可真是狠,直接断了李嘉诚的退路。 现在和记港口不仅拿不到巴拿马政府的交易确认,还面临着高达59亿美元的赔偿要求。 李嘉诚这下是彻底玩脱了,原本想两边通吃,结果中国不挽留,美国不收留,巴拿马还落井下石。 更要命的是,中国官方也没打算留手,从3月到5月,《大公报》四次发文警告,国务院港澳办、外交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轮番表态,明确要求交易必须符合中国法律,不得损害国家利益。 5月22日,长和联席董事总经理黎启明不得不公开承诺,“交易没被批准之前绝对不会实施”,还得“全力配合审查”。 可这时候再想回头,哪有那么容易,现在的李嘉诚,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贝莱德财团催着他尽快交割,否则就要按合同支付每天1.2亿美元的违约金;中国的反垄断审查却迟迟不通过,巴拿马的资产冻结也解不开。 更麻烦的是,和记港口的股价从3月的高点已经跌去了37%,投资者天天堵着门要说法。 有人算了一笔账,就算交易最终完成,扣除违约金、赔偿款和股价损失,李嘉诚能拿到的钱恐怕连100亿美元都不到,还不如当初卖给中国划算。 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商人可以逐利,但不能忘本。 李嘉诚以为自己能在政治和商业之间走钢丝,结果摔得粉身碎骨,那些口口声声“在商言商”的人,终究逃不过政治的五指山。 现在回头看看,《大公报》说得没错:“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没有祖国作靠山,再大的生意也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李嘉诚这一步棋走错了,往后的路,怕是更难走了。
中国不挽留,美国不收留,被夹在中间的李嘉诚,终于玩不转了!大公报四次三番喊话,被
柳淮蕊
2025-07-17 00:13:4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