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年间,38岁的黄梅戏大师严凤英不堪受辱服药自尽。然而有人却提议用斧头将她肚皮划开,在里面找寻情报。谁知,肋骨和内脏全部取出后,腹腔内竟只找到100多粒尚未完全消化的安眠药。一代大师就这样香消玉殒,命运对她何其不公。 严凤英,1930年4月13日出生于安徽安庆,原名严鸿六。她小时候日子不好过,父母在她四五岁时离异,家道中落,她被送到桐城县的祖父母家。在乡下,她听着民歌长大,还接触了京剧和黄梅戏。12岁那年,她拜师学黄梅戏,15岁开始登台演出。可惜,她的戏路并不平坦,因为违反族规,她被迫离开家乡,四处漂泊演戏。 漂泊的日子里,戏班子走到哪演到哪,风餐露宿是常事。可她嗓子里像含着蜜,一开口就能把黄梅戏的婉转唱进人心里。《天仙配》里的七仙女,《女驸马》中的冯素珍,都是她演活的。那些角色里的纯真和勇敢,其实就是她自己啊。她凭着一股执拗,把乡下小调般的黄梅戏唱进了大城市,唱成了全国人都爱的剧种。 可动荡来了,艺术成了罪名。她台上的灵动,台下的善良,全被歪曲成别有用心。批斗会上,那些曾经为她喝彩的人,有的沉默,有的甚至跟着起哄。他们忘了,是她让黄梅戏从田间地头走到了更大的舞台;忘了,她唱的每一句都带着对生活的热爱。 最让人寒心的不是她的死,是死后那场荒唐的“搜查”。一个用歌声温暖过无数人的艺术家,怎么就成了“藏情报”的嫌疑犯?100多粒安眠药,不是什么情报,是她对这个世界最后的绝望。这哪里是在搜查,分明是在践踏一个艺术家的尊严,是在毁掉一段活生生的文化记忆。 艺术从来不该是政治的牺牲品。严凤英的悲剧,不只是她一个人的不幸。那是一个时代对美的漠视,对创造力的扼杀。如果连用心血浇灌艺术的人都得不到善待,那文化的根在哪里?传承的意义又在哪里?
动荡年间,38岁的黄梅戏大师严凤英不堪受辱服药自尽。然而有人却提议用斧头将她肚皮
史海听涛
2025-07-16 18:38: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