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挺进大别山,是刘邓大军彪炳史册的大手笔,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其实毛主席最早考虑执行这个计划的部队,并不是刘邓大军,而是陈毅和粟裕的部队。
早在1946年7月,内战刚刚爆发时,毛主席就提出,要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的一部分向大别山地区发展。当时,华中野战军司令是粟裕,山东野战军司令是陈毅。
到了1947年4月,毛主席又致电中原军区司令李先念,让他组织一个支队,准备跟随陈粟大军进军大别山。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华中距离大别山更近,而且部队经过的地区大多数都是解放区,更方便行军。
那么,这个任务为什么又换成了刘邓大军呢?其实是因为国民党军的战略方向变了。
在内战刚刚爆发时,蒋介石自恃兵强马壮,叫嚣说要在三到六个月内消灭共军,所以,国民党一开始实行的是全面进攻战略。
但是,经过大半年的较量后,国民党军屡战屡败,蒋介石就不得不改变战略,从1947年3月开始,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边区。
这样一来,山东解放区的压力就变大了,陈毅和粟裕要全力对抗国民党军在山东的进攻,自然就没有精力再向大别山发展了。
所以,毛主席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刘邓大军。
起初,刘邓大军的作战任务是向豫西发展,配合陕北的部队作战,但是,因为山东解放区遭到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无法分身,毛主席就决定,让刘邓大军来完成挺进大别山的任务。
而且,因为国民党兵分两路,分别向山东和陕甘宁重点进攻,中间就留出了一个薄弱位置,正好有利于刘邓大军向大别山地区进军。
于是,刘邓大军就在1947年6月开始了艰难而又伟大的“千里挺进大别山”,在蒋介石的心脏狠狠地插了一刀,揭开了我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行者
执行了中央命令,过程可算艰苦,可是换其它任何一支部队也差不多的,用彪炳史册不妥
蓦然回首 回复 08-16 16:24
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大反攻的序幕,这是历史书上的叙述。不够彪炳青史吗?
[[[ 狼 ]]] 回复 08-19 15:26
进大别山付出那么大牺牲这种逆境中还能让大家信服愿意执行作战任务的统帅除了刘帅换个人试试?
琉璃药师
千里跃进大别山首先是毛主席党中央的大手笔 也是现在党史军史肯定了的战略大反攻序幕 喷子些看了几个帖子就敢否定党史军史?
用户77xxx37
主要考虑是减轻其它战场的压力
渔舟放歌
战略大转折:千里跃进大别山[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梦回吹角连营
围魏救赵,用中野拖住好几个兵团,
任真 回复 08-13 11:39
国民党总共250个旅左右,你知道为了防守南京武汉,国民党多少旅布置在大别山附近?反攻的标志就是千里跃进大别山,只是反攻是爬坡的话,爬坡过了最难得地方就是豫东战役,战役的结果表明解放军实力隐隐有盖过国民党的趋势
琉璃药师 回复 07-30 16:28
你要有好无知就有好无知
莫忘
李先念主力离新四军很远
不或 回复 07-21 11:05
当年离大别山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