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澳大利亚一位104岁的科学家,前往瑞士接受安乐死,当药物注射到他的体内后,他却突然开口说话,说出的话更是逗笑在场的所有人...... 主要信源:(环球网——104岁澳洲科学家接受安乐死 离世前聆听"欢乐颂";央视网——104岁老人来到“协助自杀”诊所 完成“去死”的心愿) 2018年5月,一位满头白发的英国裔科学家安静地躺在瑞士巴塞尔的医疗中心。 104岁的大卫·古道尔在贝多芬《欢乐颂》的旋律中按下按钮,启动了注入安乐药物的流程。 这位曾经能在荒岛考察、剧场上台演活的硬朗老人,此刻只穿着件胸前印有"可耻的衰老"的朴素外套。 当注射完成后半分钟,他突然睁开眼睛嘀咕了句:"这药效怎么这么慢?" 生命落幕前的最后幽默,如同他精彩人生的浓缩快照。 古道尔的故事始于1914年的伦敦街头。 打小就爱追着昆虫跑的孩子总在琢磨鸟为何比虫子飞得高,这股钻劲儿让他成为学术界公认的物种生态学权威。 1948年举家迁往澳大利亚后,墨尔本大学的讲台成了他的主场。 但台下师生们想象不到,那个在黑板上写满科学公式的教授,周末会驾车三百公里去悬崖速降。 年过花甲退休时,别人开始含饴弄孙,他反倒兴致勃勃去社区剧团应聘。 道具组起先只让这白发老头跑龙套,没承想他三个月后竟拿下《李尔王》主角位置,谢幕时掌声持续了七分钟。 八十三岁那年,西澳的伊迪斯科文大学邀他担纲生态管理研究时,校长秘书反复确认邀请函没写错年龄数字。 活得久最残酷的真相是:社会给长寿者的枷锁往往比岁月更锋利。 九十岁体检报告显示心脏问题时,医生当即禁止他触碰心爱的网球拍。 九十八岁那年最痛彻心扉。 交通局直接注销了他的驾驶证。 "我上周还在高速路超车呢!"老人抱着吊销通知在窗口理论两小时,最终被保安搀扶着坐进公交车。 自此每周四小时的剧团之路变成七次转车的噩梦,坚持半世纪的话剧梦就此搁浅。 更伤人的是百岁诞辰刚过,校方委婉表示校园陡坡太危险,这位曾带学生徒步荒漠的导师,如今连踏进实验室都要签免责协议。 网络曝光引发公众声援后,学校虽恢复他的职位,却配上二十四小时监护医生。 看着年轻人刻意放慢脚步迁就自己的轮椅,古道尔在日记里写:"这不像返聘,更像展示活化石。" 生命最后的警铃在2018年早春敲响。 深夜起身喝水的古道尔突然栽倒在客厅地毯上。 股骨碎裂的剧痛中,他清晰听见壁钟滴答走过四十六小时。 当护工破门发现时,脱水严重的老人正用指甲在木地板刻《欢乐颂》的五线谱。 从那时起,尊严就和排泄物一起装进了成人纸尿裤。 在宣布安乐决定的家庭会议上,重孙们捧着蛋糕哭成泪人,老人却笑着切开百岁寿桃:"别担心,我比贝多芬还多活三十四年呢!" 飞往瑞士的航班上,邻座小孩好奇触碰他枯枝般的手指。"爷爷的手像博物馆恐龙骨架。" 空姐正要阻止,古道尔却笑呵呵让孩子多摸几下:"骨头能熬过百年,可比瓷器幸运多了。" 安乐死前夜的记者会上,二十台摄像机对准他胸口的"可耻的衰老"标语。 当被问及遗言规划时,他突然用德语清唱起《欢乐颂》,走调的歌声震得麦克风嗡嗡作响。 次日植物园告别之旅,他坚持自己推轮椅走了最后三十米,颤巍巍的食指在珍贵蕨类叶片停留片刻。 仿佛在给毕生研究的植物王国盖邮戳。 执行室内循环播放着经扩音器放大的心跳声。 护士第三次确认:"您确定要启动注射程序吗?" 古道尔调皮地眨眨眼:"比确定牛顿定律更确定。" 当淡黄色药液流入静脉时,满室亲友的啜泣声中突然爆出老人响亮的抱怨:"早知这么慢该选摇滚乐!" 贝多芬的旋律仍在流淌,心电图渐趋平缓的波纹,像极了探险家亲手测绘的峡谷最终章。 这个始终掌控人生方向的硬核玩家,在生命终局依然选择按下自己的停止键。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2018年,澳大利亚一位104岁的科学家,前往瑞士接受安乐死,当药物注射到他的体
雕塑艺术之魅力
2025-07-16 13:11: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