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向中国低头!宁可裁掉9000员工、眼睁睁看着公司破产,也死不肯接受中国援手?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世界各大航空公司几乎都陷入了困境,而其中的一个老牌欧洲企业——罗罗(Rolls-Royce)更是因为疫情带来的停飞潮,收入骤降,面临破产的风险。 罗罗主要依靠销售航空发动机为生,然而,航班停飞,航空公司减少采购,导致了流动资金紧张,企业运转变得困难。 在此危机时刻,中国主动伸出了援手,提出了资金援助和技术合作,但罗罗却拒绝了这一帮助,为了节省成本,罗罗选择了最为激烈的手段——裁员,决定裁去全球员工的17%,大约9000人。 有人疑惑,明明中国给出了资金支持和技术帮助,罗罗为什么宁愿冒着破产的风险,选择裁员而不与中国合作呢? 我们知道,罗罗是一家有着辉煌历史的发动机制造商,其核心竞争力就是技术,从1971年到2014年,罗罗经历过多次危机和裁员。 每一次的裁员背后,都是为了保障公司的长期技术创新和市场地位,2020年,这家公司在资金困境面前做出了一个看似“极端”的选择——宁愿冒险裁员,也不愿意接受中国的援助,这背后,真正的原因在于技术的保护。 尽管中国提出的合作条件十分诱人,但罗罗依然决定拒绝,这不仅仅是因为资金上的“拗不过”,而是担心中国在技术领域的迅速崛起。 中国航空工业的进步速度让许多西方公司感到压力,罗罗更为看重的是核心技术的保密与优势,担心与中国合作后会把自己的技术泄露出去,进而影响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 因此,罗罗选择了通过股东批准的20亿英镑融资计划,加上裁员节省的13亿英镑,撑过了这场危机,然而,拒绝合作的背后,罗罗并非没有看到中国航空市场的巨大潜力,实际上,从2023年开始,罗罗便已经悄然在中国建立了合作公司,着眼未来,罗罗深知,中国市场对于全球航空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中国的国产发动机,如CJ1000A,预计将在2030年投入市场,这对罗罗等老牌航空公司而言,无疑是一种威胁,但也是一种挑战。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也开始明白了?罗罗的决定背后,是深深的忧虑和对未来技术竞争的警觉。 中国航空工业的崛起,是全球航空业未来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你怎么看待罗罗的选择?是保守还是智慧?还是你认为,这场技术争霸的背后,我们还能看到什么? 中国的技术进步,像是一股汹涌的潮流,罗罗和其他国际航空公司都不敢小觑,然而,罗罗虽然拒绝了中国的援助,但它并未放弃这个市场,反而通过合作逐步融入中国市场的生态,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战略选择。 我们看到的是,随着中国航空产业的日益成熟,全球航空格局将发生根本性改变,对于那些依然以“技术霸主”自居的欧美公司来说,如何在中国市场找到平衡,成了他们未来发展的关键。 虽然罗罗的选择在短期内似乎是“自救”,但从长远来看,或许它也在为自己在中国的“未来市场”做出准备。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谁能抓住变化中的机会,谁就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先机,正如罗罗与中国的合作案例一样,全球技术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硬件的较量,更是理念和市场的博弈。 你觉得,未来中国航空业能否超越这些国际大公司,成为世界航空的主导力量呢? 参考资料:航空发动机巨头罗尔斯罗伊斯拟裁员9000人丨新浪财经
绝不向中国低头!宁可裁掉9000员工、眼睁睁看着公司破产,也死不肯接受中国援手?
哈皮的瓜瓜
2025-07-16 10:13:53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