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最近说的话,让全世界都惊掉了下巴。他居然公开讲,美国给印度加多少关税都行,前

不吃饭的皮皮 2025-07-15 15:37:57

莫迪最近说的话,让全世界都惊掉了下巴。他居然公开讲,美国给印度加多少关税都行,前提是必须比中国低10到20个百分点。 莫迪敢这么说,是他看准了全球产业链重组的机会。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美国一心想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印度就成了他们眼中的"香饽饽"。苹果、富士康这些企业把部分产能搬到印度,让莫迪觉得自己手里有了谈判的资本。 他想借着美国"脱钩中国"的东风,把印度打造成新的制造业中心。可他忘了,制造业转移不光靠低关税就能成事。 可美国现在正推进印太战略,要在地缘政治上拉拢印度抗衡中国。这个时候如果不表示点什么,莫迪可能转头就去和俄罗斯签油气协议。 其实,莫迪说的这番话,就说明印度要的不只是优惠税率,而是一个能在美中之间的位置。只是这话说出口后,不只是中国、美国得算账,整个全球供应链都得重塑格局。 但印度真能吃下这口饭吗?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印度已经两次错过“制造业崛起”的重大机会。一次是21世纪初,中国低端制造业向外转移,印度专注服务业,对此并无知觉。 另一次是中美战略博弈叠加新冠疫情,催化跨国企业寻求“中国+1”,印度虽有所行动,但适得其反。 如今,特朗普再次挥舞关税大棒,印度获得了第三次机会,这次能否抓住?目前看,机会渺茫。 因为,印度没有解决最基本的前提问题:到底要不要对华合作?从戈亚尔等要员的表态不难看出,“赌中国输”“唱中国衰”才符合印度版“政治正确”。 在莫迪2月访美受挫、手足无措的短暂窗口期,印方才愿认真考虑改善对华关系。一旦特朗普推出所谓“对等关税”,印方就迫不及待地尾随美国对华示强。 随着中印经济越紧密合作,印度越有可能抓住机遇,但印度国内政治氛围扼杀了这种可能性。 此外,传统政策约束很难克服。印度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低成本劳动力大军,但出口的主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表明印经济要素扭曲严重,导致无法利用潜力最大的比较优势。 莫迪在前两个任期尝试推动用工、用地、农业等方面的改革,但效果远不及预期。 例如,莫迪政府把劳动法系整合为四大法典,但因为没有颁布具体实施细则而持续停滞,改革成果乏善可陈。莫迪第三任期依靠联合政府执政,改革动力只会进一步减退。 因此,莫迪的言论暴露了印度在国际贸易中的投机心态和战略误判。印度试图在中美之间玩火,却忽视了自身实力的不足和复杂的国际形势。 这种策略不仅可能激怒中国和其他国家,还可能让印度再次错失发展良机。在全球产业链重组的关键时期,印度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改革和合作,而不是不切实际的政治博弈。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5

猜你喜欢

不吃饭的皮皮

不吃饭的皮皮

阳光正好,我的心情也明媚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