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老舍与赵清阁同居,妻子得知带着3个孩子千里奔赴丈夫住所,老舍吓得筷子落地,将妻儿安置旅店10多天后才敢接来同住。后来妻子一个举动,老舍跳湖自尽!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出生在北京,满族人,家里穷得叮当响。他爹1901年在义和团运动中死了,留下他妈一个人拉扯好几个孩子。小时候的苦日子让他对社会底层特别有感触。1913年考上中学,没钱读完就辍学,后来进了师范学校,毕业当了老师。1924年,他跑去英国教中文,写下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等小说,眼光毒辣得很。1930年回国,在济南、青岛教书,写出《骆驼祥子》,讲底层拉车人的辛酸,火遍全国。抗战爆发后,他1937年南下武汉,1938年在重庆干抗战文艺工作,名气更大了。 胡絜青,1905年出生在北京,也是满族人,家里条件比老舍好。她从小爱画画写字,拜齐白石当老师,画功了得。1930年在北师大读书时,跟老舍通过文学社认识,俩人聊得来,第二年就结了婚。婚后她生了俩闺女一个儿子,既当妈又没放下画笔。抗战时老舍跑了,她在北京带着仨孩子照顾婆婆,日子苦得不行。1942年婆婆去世后,她1943年带着孩子去找老舍,一路颠簸到重庆。 赵清阁,1914年出生在河南信阳,家里一般,小时候妈死了,继母来了日子不好过。15岁那年,她不愿意听家里安排结婚,跑出去上学,后来考进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她写文章挺有才,1934年还给鲁迅寄过稿子,得了夸奖。1938年,她加入抗战文艺协会,在武汉当杂志主编,认识了老舍。她年轻、独立,跟老舍聊得投机,慢慢俩人就走到了一起。 1943年秋,胡絜青带着三个孩子从北京出发,三个多月才到重庆。那时候战乱,路上火车挤,马车颠,有时候还得走路,小孩儿哭她也得扛着。到了重庆,老舍正跟赵清阁住一块儿,听说老婆孩子来了,他慌得不行。那天晚上吃饭,手一抖筷子掉桌上,立马决定先把胡絜青他们安排到旅店。赵清阁也没多说,收拾东西就走了,老舍花了十多天收拾屋子,才敢把妻儿接回来。 老舍那十多天忙得脚不沾地,把赵清阁的东西藏起来,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还买了新被褥。胡絜青到的时候,带着孩子住在小旅店,风尘仆仆,老舍见了心里也不是滋味。接回家后,表面上日子还得过,可他跟胡絜青之间的疙瘩算是埋下了。赵清阁回了上海,俩人断了联系,老舍只能硬着头皮跟家人继续过。 抗战结束后,老舍跟胡絜青回了北京,家里看着平静,其实早就不一样了。1946年他去美国教书,还想着跟赵清阁再续前缘,买了房子写信叫她过去,赵清阁回了个冷冰冰的“各据一城,永不相见”,老舍彻底死心。1950年他回国,写《茶馆》,事业上风光无限,可家里老跟胡絜青别扭。1959年,赵清阁落魄了找他要钱,老舍寄了800块,胡絜青知道后气炸了,俩人关系更僵。 1966年,社会动荡,老舍被批得抬不起头。胡絜青憋了多年的火,在那时候把老舍跟赵清阁的事抖出来,老舍名声一落千丈。8月23日,他在家里被围着骂,第二天一个人走到北京太平湖,坐湖边看了半天,慢慢走进去淹死了,67岁。赵清阁听到消息特别难过,一辈子没嫁人,1999年85岁去世前还烧了老舍的信。胡絜青活到2001年,96岁,画画坚持到最后。
1938年,老舍与赵清阁同居,妻子得知带着3个孩子千里奔赴丈夫住所,老舍吓得筷子
墨舞风华姿
2025-07-14 18:59:29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