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得防着点俄罗斯?说白了,普京今年72岁,这位掌舵俄罗斯25年的硬汉终

古今知夏 2025-07-14 10:00:34

为什么说中国得防着点俄罗斯?说白了,普京今年72岁,这位掌舵俄罗斯25年的硬汉终究会迎来谢幕,那么万一接普京班的人是个亲美派,中俄现在抱团取暖的局面会不会一夜翻车? 这不是要否定当下的协作,而是大国相处,得看透本质、留足余地。 俄罗斯的外交从来是 “实利优先”,没什么固定路线。叶利钦时期一门心思想融西方,碰壁后才转向强硬;普京上台初期也试过跟西方缓和,直到北约东扩触碰底线才彻底对抗。这种 看利益下菜碟的风格,本质是把外交当工具, 跟谁走近,全看当时对自己最有利。俄罗斯有专家直言,跟中国合作能给对欧谈判 增加底气,这话道破了关键:现在的亲近,多少带着 “借势” 的意味。要是哪天西方对它松口,态度会不会变?很难说。 这种不确定性,在权力交接期会更突出。普京 72 岁了,执掌俄罗斯 25 年,他的强硬风格塑造了当前的中俄关系,但自然规律下,新掌舵人总会出现。俄罗斯历史上,权力更迭常伴随外交转向,新领导人为了稳脚跟,难免重新盘算利弊。西方手里握着不少能打动俄罗斯的筹码。解除制裁、开放市场、承认其地缘利益诉求,这些对任何一位执掌俄罗斯的人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诱惑。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曾一心想融入西方体系,尽管最终没能如愿,但国内部分精英对欧美发展模式的向往,从来没有真正熄灭。一旦普京的接班人是亲美派,俄罗斯外交转向西方的动作,很可能会更加直接和彻底。 中俄现在的 “抱团”,根基其实挺脆弱。核心是能源合作,石油、天然气占了双边贸易的 60% 以上,高科技领域却很少真交底,核心技术捂得极紧。这说明俄罗斯没打算彻底交心,合作里始终留着一手。更关键的是,俄罗斯对欧洲的能源依赖有几十年惯性,即便俄乌冲突后转向亚洲,通往欧洲的输油管道还在,心里从没放下那块市场。一旦西方松口,它很难真割舍欧洲的生意。 俄罗斯还有个根深蒂固的 “势力范围” 执念。中亚、北极这些地方,它总觉得是自己的 “地盘”。中国搞 “一带一路” 在中亚投资修基建、开资源,俄罗斯嘴上不说,暗地里却用 “欧亚经济联盟” 划圈,出台政策明着帮中亚,实则想挡中国影响力。它既想借中国的钱和技术发展,又怕中国在这些区域的影响压过自己,这种 “又用又防” 的心态,得心里有数。 更深层的差异在理念上。中国讲 “人类命运共同体”,认国家不分大小都该平等商量;俄罗斯却更信 “大国共治”,跟西方对抗,更多是争霸权份额,而非反对霸权本身。在联合国改革、网络治理这些事上,它的立场常跟西方靠近。现在因为要一起应对西方压力,这些差异藏着没显,但局势一变,很可能冒出来。 说到底,“防着点” 不是要闹僵,而是保持清醒、守住底线。中俄合作该推进,但不能把宝全压上。俄罗斯不管谁掌权,都会把本国利益放第一位;中国的战略自主,不能被别人的政策变动牵着走。不依附、不盲从,在合作里留足余地,这才是大国相处的成熟之道 , 既珍惜当下的协作,也预判未来的变数,始终把自己的命运握在手里。

0 阅读:74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