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地区拖得越久越难搞定。从地理上看,印度跟藏南地形是天生挨着的,而且印度已经往藏南地区迁移了几十万人口,印度人占比已经很高了,比较让人担心的是,再过二三十年,这片本来是咱们的、被他们非法霸占的九万平方公里,会不会慢慢就被他们搞成名正言顺的地盘了。 藏南地区在喜马拉雅山南部,我们的人过去,都得翻过喜马拉雅山,路难走,补给也比较麻烦,对于我们来说,无论是迁移人口还是驻军,肯定比印度那边折腾一些,藏南地区面积跟我国东部一个省差不多,而且这里资源丰富,有好多稀有的动植物,战略价值非常大。 藏南这九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每一寸都刻着历史的印记。从清代的驻藏大臣直接管辖,到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图明确标注,这片土地属于中国的法理依据,比印度那些拼凑来的殖民时代条约扎实得多。可现在,印度往这里塞了几十万人口,修路、建校、搞所谓的“地方治理”,说白了就是想靠时间换空间,用人口基数把非法占领变成既成事实。 这种招数,其实历史上不新鲜。当年英国在香港搞移民,试图模糊主权归属,结果怎么样?1997年五星红旗照样升起。领土主权这事儿,从来不是靠谁住的人多就能说了算的,不然全世界的历史地图早就成了废纸。但印度的算盘打得精啊,他们知道藏南隔着喜马拉雅山,我们这边的交通补给确实费劲——从拉萨到藏南边缘的墨脱,以前开车得走几天,现在修了隧道也得大半天,而印度那边从阿萨姆邦过来,平路直通,运兵运粮比我们方便得多。这种地理上的暂时劣势,让他们觉得有机会“熬”成合法。 可地理劣势不是不能破的。这几年川藏铁路修到了林芝,拉林铁路已经通车,下一步就是往藏南方向延伸。墨脱公路早就打通了隧道,以前大雪封山半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去年有科考队去藏南边缘考察,发现那里的简易机场正在扩建,未来大型运输机直接起降不是问题。这些基建硬骨头啃下来,所谓的“路难走”“补给难”,正在一点点变成历史。 更关键的是,藏南的战略价值,印度想占,我们更不能让。这里是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关键节点,水资源储量相当于几条长江,生物多样性在亚洲都排得上号。更别说它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地缘位置,往南可以俯瞰印度东北部,往东能衔接缅甸,这可不是单纯的资源问题,而是关乎西南边疆的安全屏障。 有人担心人口问题,觉得我们这边移民难。其实不必太急。藏南气候湿热,跟西藏腹地差异大,强行迁移不符合当地生态承载能力。但我们可以换种思路——加强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让生活在附近的藏族同胞愿意留下来、过得好。比如在察隅、墨脱这些靠近藏南的地方,发展特色种植、生态旅游,把人口吸引力做起来,比单纯迁移更可持续。 印度现在在藏南搞的那些“建设”,很多是急功近利的面子工程。去年有外媒报道,他们在藏南修的公路,雨季一来就塌了一半,移民过去的人因为不适应气候,不少又跑了回来。这种靠行政命令硬堆起来的人口,根基本就不稳。 说到底,领土问题从来不是拖出来的“名正言顺”,而是实力和法理共同支撑的结果。随着我们西南边疆基建的完善,随着国家实力的持续增长,藏南问题的解决主动权只会越来越向我们倾斜。印度想靠时间偷换概念?恐怕打错了算盘。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任何试图分裂中国领土的行为,最终只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藏南地区拖得越久越难搞定。从地理上看,印度跟藏南地形是天生挨着的,而且印度已经往
赵财苗
2025-07-14 01:43:10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