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午睡,两个宫女不断摇风扇,结果满身臭汗味把雍正熏醒了,雍正下旨给工部想办

古往趣话社 2025-07-13 10:17:13

雍正皇帝午睡,两个宫女不断摇风扇,结果满身臭汗味把雍正熏醒了,雍正下旨给工部想办法让宫女在屋外摇风扇,就这样改成了牵引式,可受累受苦的还是宫女。 养心殿的楠木床还带着凉意,雍正坐起身时,太监正捧着冰镇的酸梅汤候着。他没接汤碗,盯着窗台上那只黄铜风扇——扇叶慢悠悠转着,丝线从窗棂的缝隙里穿出去,一直连到廊下的木架上。两个宫女正站在架前,双手拽着丝线来回扯,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打湿了青灰色的宫装。 工部尚书跪在地上,等着皇帝验看新玩意儿。这牵引式风扇是他连夜赶制的,扇叶比原先大了一倍,丝线用的是江南进贡的蚕丝,说是"省力又清爽"。雍正伸出手,风从扇叶间钻出来,带着点廊下的热气,他皱了皱眉:"还不如原先的风凉。"尚书的额头抵着地砖:"奴才这就再改,多加两个宫女......"话没说完,就被雍正瞪了回去。 廊下的宫女换了班,新来的小桃才十三岁,手心里磨出的水泡破了,丝线勒在上面,疼得她龇牙咧嘴。旁边的张姐姐偷偷塞给她块麻纸,让她垫在手心:"忍忍吧,去年李妹妹就是因为扯慢了,被管事太监杖责,到现在还瘸着腿。"她们扯的丝线绕在木轴上,轴子转得越快,屋里的扇叶越欢,可谁也不知道,皇帝是不是真的凉快了。 有天正午,太阳毒得像要烧起来。小桃她们扯着丝线,忽然听见屋里传来雍正的咳嗽声,接着是翻奏折的沙沙响。张姐姐叹了口气:"万岁爷也不容易,三更天还在批折子。"小桃没说话,只是觉得手里的丝线越来越沉,像拖着块石头。她想起进宫前,娘说"到了宫里,能天天见着龙颜",可现在,她连养心殿的门槛都没踏进去过,只知道那扇窗后面,有个能让她们累死也不能停歇的人。 雍正后来又让工部加了四个宫女,说是"风要匀"。这下廊下的木架旁,整天围着六个姑娘,丝线在她们手里像条活蛇,忽快忽慢地游走。有次雍正召见大臣,指着风扇说:"这法子好,既清净又省人力。"大臣们连声附和,没人提廊下那些汗流浃背的宫女——在他们眼里,宫女的辛苦,本就不算什么辛苦。 小桃在一个暴雨天发了高烧,咳得直不起腰。管事太监来看了看,扔给她包草药:"明儿要是起不来,就给我卷铺盖滚蛋!"她咬着牙煎了药,第二天照样站在廊下扯丝线,只是手劲弱了,扇叶转得慢了些。屋里的雍正问:"今天的风怎么懒懒散散的?"太监赶紧回话:"许是天阴,丝线重了。" 入秋时,风扇拆了,换上了暖炉。小桃的手终于不用再拽丝线,可掌心的茧子却褪不掉,像长在了肉里。她看着那些被收起来的黄铜扇叶,忽然想起刚进宫时,张姐姐说的话:"宫里的物件,看着越金贵,背后的人越遭罪。"就像那盏琉璃灯,要十几个工匠熬半年才能做好;就像那盆天山雪莲,要快马跑三个月,累死多少匹马才能送到。 雍正驾崩那年,小桃已经成了张姐姐。新来的宫女问她,那风扇到底好不好用,她望着养心殿的方向,那里的窗棂换了新的,丝线的痕迹还留在木头里,像道浅浅的疤。"好不好用,"她顿了顿,"得看问的是屋里的人,还是廊下的人。" 后来这牵引式风扇传到了民间,有富户学着做,却嫌费人力,改成了用驴拉。只有宫里出来的老太监知道,那些在养心殿廊下扯过丝线的姑娘,手腕上都有圈淡淡的红痕,那是被丝线勒出来的,就像她们无声无息的日子,没留下什么,又好像什么都留下了。 信息来源:《清宫述闻》、《雍正朝起居注册》卷七

0 阅读:2

猜你喜欢

古往趣话社

古往趣话社

一起趣话,畅聊历史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