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陈赓带着“妹妹”来到陈锡联的指挥部,刚一进门,陈赓就说道:“胖子!你看我妹好不好看?” 1949年初夏的一天,陈锡联正忙着处理部队事务,突然听到外头传来一阵熟悉的笑声,还没看清人影,门就被推开了。陈赓大步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位年轻女子。 “胖子!”陈赓一进门就喊道,“你看我妹妹好不好看?”陈锡联一愣,放下手里的文件,抬头望过去。那女子静静站在门边,眼神平静,神情不卑不亢,眉目间有一股端庄。 陈锡联还没开口,陈赓已经凑到他耳边,小声说道:“怎么样?我可以给你们牵线搭桥。”陈锡联怔住了。这不是第一次陈赓在他面前提“找媳妇”的事。 六年前,他们在延安党校一同学习时,陈赓便三天两头拿他打趣,说要给他介绍对象。但每次说说就过,从没真正当回事儿。 这回,陈赓不像是在开玩笑。他一边笑着,一边把女子拉到近前,说道:“我来正式介绍一下,这是王璇梅,我已故妻子的妹妹。” 王璇梅轻轻点头,露出礼貌的微笑。陈锡联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下意识地点了点头。陈赓却不依不饶,拉着他坐下,还亲自倒了两杯水。 “别看我老拿你寻开心,这回是认真的。”陈赓难得一脸正色,“我老婆牺牲那年,璇梅就一直留在后方工作,我把她当亲妹妹一样看待。 她年纪也不小了,我不放心,就想帮她找个靠谱的人。我想来想去,就想到你。”陈锡联一时间没作声。他知道陈赓不是轻易做决定的人,尤其这事牵涉到亲人。他问道:“璇梅同志愿意吗?” “我问过她,她没说反对。她对你印象不错。”陈赓笑着回答,语气平和,却暗含期待。陈锡联再次望向王璇梅,只见她低头端水,不语。他感到一丝异样的沉默,但也没有拒绝。 此后的几天,王璇梅一直住在机关附近,陈赓总找理由让三人一起吃饭、散步,甚至讨论一些家常话题。 王璇梅沉稳、细致,不爱多话,但说起革命工作却思路清晰。陈锡联从初见的尴尬中逐渐适应了这份安排,开始主动和她交流。 几次之后,他也向陈赓坦言:“她是个好姑娘,我愿意多了解。”陈赓听了拍手笑道:“你这就对了!你们慢慢处,我不催你们。” 其实王璇梅早已听陈赓提过陈锡联的事。她姐姐王根英牺牲后,陈赓一直照顾她,把她视为亲人。 时间久了,她也对这个“哥哥”依赖了起来。陈赓的革命情怀和性格她最清楚,但她也知道,若非真正信得过的人,他绝不会轻易提亲。 王璇梅并不急于结婚。多年革命生涯,她早已看淡个人感情问题。但听陈赓说起陈锡联,她还是心生好奇。她记得第一次见陈锡联时,他略显拘谨,却目光坦诚,没有一点轻浮。 一天傍晚,几人饭后闲聊,陈赓突然说:“王根英要是还在,肯定也想看到璇梅有个好归宿。”他这一句话,让气氛顿时沉了下来。 陈锡联放下筷子,抬头认真说道:“如果她不嫌我粗人一个,我愿意认真对待这段关系。”王璇梅轻轻点头,没有说话。她性子本就安静,此刻却觉得无需言语。 陈赓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他早就看准了陈锡联,打仗英勇、做人实在,不善言辞却有担当,是个能托付终身的人。 事情有了眉目之后,部队里也有人知道了这段姻缘。有的战友私下笑称:“咱们的陈副司令,终于成功当了一回媒人。”但大家都明白,这不是普通的撮合,而是一段在生死战友情基础上建立的家事。 半年后,两人正式结婚,仪式简单却庄重。陈赓亲自主持,连说带笑:“这可是我一手促成的,今天谁都别想抢功。” 婚后,王璇梅随部队南下,成为陈锡联生活中最重要的依靠。两人互敬互爱,在动荡的年代中建立了难得的家庭。 许多年以后,提起这段往事,陈锡联总是笑着摇头:“要不是陈赓那天突然拉着人进门,我还真不敢想我会娶个这么贤惠的老婆。” 而陈赓则总是哈哈大笑:“我这媒人,当得值!”
1949年,陈赓带着“妹妹”来到陈锡联的指挥部,刚一进门,陈赓就说道:“胖子!你
十七仔
2025-07-11 20:44:38
0
阅读: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