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演义和民间传说骗了,刘伯温其实只被封了伯爵。很多人觉得朱元璋刻薄寡恩,但其实刘伯温的实际贡献就只够这个级别。而且,他已经是仅有的三个文臣封爵之一,能偷着乐了。
名气不如他的朱升、冯国用,战略谋划上的贡献都比他强不少。民间传说刘伯温足智多谋,但他真的有改变元末历史的建议吗?一个都没有!倒是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才是顶级战略,改变了天下格局,可朱升也没封爵。
再说刘伯温的谋略,他在朱元璋集团的发展战略上,两次给出了错误建议。第一次是解救韩林儿,他建议见死不救,但朱元璋选择了名分,派兵去救,救出来再杀掉。第二次是先打陈友谅还是张士诚,他建议先打弱的张士诚,但朱元璋力排众议,选择了打陈友谅。
行政能力上,刘伯温也比不上李善长,甚至汪广阳、杨宪和胡惟庸都比他强。再看看他的革命资历,朱元璋快打下天下时,刘伯温才勉强出山。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这就好比辽沈战役打完了,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即将开始时,他才入伍,还想在授衔时当上将?能混个大校就不错了!
攻打陈友凉是大败,几乎快崩了,后来陈友凉走到船头,意外被箭射死了,如果不是陈友谅得瑟,恐怕朱元璋就是被杀的份了,不是别人谋错了,是意外来得太突然!救韩林儿,韩林儿是他老大,结果韩林儿一来就要夺他的兵权,最后朱元璋只好把韩林儿谋杀了,不是刘基谋错了,是不听他的差点就挂了
用户43xxx75
打陈友谅是因为陈友谅已经兵临城下,不救韩林儿,那是因为迟早要弄死韩林儿,让元军杀韩林儿比自己动手要好。
用户10xxx25
我也认为对韩林儿,应该救而不救,就是表面上去救,但在半路上按兵不动,让元兵杀了韩,自己去收拾残局!反正救了韩之后,除非是甘为人下,否则都是弒君夺位的戏路
二师兄
看下野史不行吗?就像朱元璋的老大韩林儿之死一样,正史说是船漏水淹死的,野史说是傅友德派人把船砸漏的,老大死了,老二上位,朱元璋是最大受益者,傅友德也没有被追究,而且还进入了高层的小圈子,你说,你相信哪个史?
捧谁不是捧呢
多大爵位对老朱来讲就不算个事,那些公爵没被砍死的剩几个?爵位越高死的越快!还假模假样发了几块免死金牌,谁免死了?
二师兄
你听朱元璋在哪里吹牛逼?当时朱元璋的兵少,是被动挨打的,不是什么选择去打陈友谅,而且朱元璋被打得没有办法、还接受了元朝的招安,投降给了王保保,朱元璋是韩林儿的手下,韩林儿被剿才叫他支援,说明朱元璋实力很弱,否则早就进了韩林儿的高层了,
仙得法歌
朱升那个要结合朱元璋当时的具体情况看,就是废话
真理之声
刘基两个硬伤成不了公侯,一个他不是淮西圈的,一个是入伙时间晚。
天天向上
把刘伯温说的一文不值,为啥刘伯温官位却做的很高
用户10xxx25
真正免死的,是前朝颁发的(唐帝给吴越钱王)[哭笑不得]
azhongii
类似贾诩 小聪明是有 大战略头脑是一点没有 结果现在被一堆人吹[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厉无咎
公侯伯,伯才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