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钱三强的妻子在菜市场摸了一下冬笋,售货员见她的衣服上布满了补丁,便不

虎皮芳草潭 2025-07-03 20:31:43

1978年,钱三强的妻子在菜市场摸了一下冬笋,售货员见她的衣服上布满了补丁,便不客气地说道:“老太太,冬笋很贵的,碰坏了你赔不起……”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8年,北京的菜市场里人声鼎沸,一位老太太在摊位前停下,身上是打着补丁的旧衣服。 她轻轻拿起一根冬笋,只是摸了摸,而摊主瞥见她的穿着,眼神里多了几分不屑,话也跟着凉了半截:“老太太,这玩意儿金贵,买不起就别乱动,碰坏了你可赔不起。” 这句话刺耳,周围的人都听见了,谁知老太太并没生气,反而笑了笑,默默掏钱买下了那根冬笋,拎着菜走了。 在旁人眼里,她不过是个生活拮据的普通老人,可他们不知道,这位老人的真实身份,足以让整个国家为之肃然起敬。 她就是何泽慧,被称作“中国的居里夫人”,而她这种近乎“隐士”般的朴素生活,背后是对国家最纯粹的奉献和对科学近乎偏执的追求...... 何泽慧的起点,其实一点都不低,她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是追随孙中山的革命者,母亲是能翻译物理学著作的学者。 所以从小,她就迷上了物理,尽管父母觉得女孩子学文科更稳妥,可她偏不,硬是考进了清华大学物理系。 四年下来,她是全系第一,而第二名,正是后来与她相伴一生的丈夫,钱三强。 之后她去德国攻读弹道学,那是个几乎没有女性敢涉足的领域,但作为学校里第一个外国女学生,她用一份份无可挑剔的数据报告,让所有质疑闭了嘴。 但后来国外的战争阻隔了她和钱三强的联系,两人只能靠书信分享实验数据,也分享对未来的期盼。 而战争一结束,他们就在巴黎举行了婚礼,简单到新娘的旗袍是借的,新郎的西装是朋友凑钱买的。 当时居里夫妇还送来一套实验设备做贺礼,而这套设备,竟成了他们日后回国搞科研的家底。 他们本可以在国外享受优渥的生活和顶尖的科研环境,可两人没有丝毫犹豫,回到了那个百废待兴的祖国。 回国后,一切从零开始,没有实验设备,他们就用废电线和旧钢轨自己搭;没有计算机,就用算盘一遍遍算那些复杂的物理公式。 她带领着年轻的研究员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在原子弹试验的关键时期,为了一个数据的精准,她甚至能连续三天三夜不合眼。 也正是她,发现了铀核“三分裂”现象,为中国核物理研究立下了基石;而她的研究,更让中国的核试验能够精准捕捉粒子轨迹,为后来的氢弹研发铺平了道路。 何泽慧不光自己搞研究,还带出了一大批核物理人才,到了晚年,她依然关心教育,拿出自己的积蓄设立奖学金,帮助那些读不起书的穷学生。 在她看来,知识不该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每个人改变命运的机会。 像何泽慧、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他们并非不知道国外的物质条件更好,也不是没尝过好日子的滋味,可他们依然选择了回来。 这背后是一个简单却深刻的道理:一个人的真正财富,从来不是银行账户里的数字,而是他能为这个社会留下什么。 钱学森老先生曾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为何我们的学校总是难以培养出杰出人才?””他的话至今引人深思。 真正的杰出人才,绝不只是会考试的机器,更需要有独立的思想和创造的精神,以及一种对真理近乎执拗、对奉献无怨无悔的“科学家精神”。 直到何泽慧去世后,她一生的贡献才逐渐为大众所知,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而在于他付出了多少;不在于声名多响亮,而在于他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在今天这个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时代,把“成功”和“有钱”划等号,似乎成了一种默认的公式。 但何泽慧这一代科学家的活法,却证明了另一种成功的可能,他们没有名车豪宅,也没有奢侈品傍身,可他们创造的价值,却让我们的国家挺直了腰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今,我们的生活早已今非昔比,但我们是不是也该想一想,少一些对浮华的追逐,多一些对知识的敬畏;少一些无谓的炫耀,多一些对社会的实在贡献? 毕竟,这样的科学家,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该追的“星”。 【信源】奇从简中出,香自苦中来——忆中国物理界首位女院士何泽慧2023-04-04|来源《科技日报》

0 阅读:48
虎皮芳草潭

虎皮芳草潭

虎皮芳草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