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依旧鲜亮的,永远都存在🍒

陆逊聊文学 2025-05-22 15:11:31
🍒 回到家乡的每一个夜晚,都会去小路散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离家的游子再次回家时都会被养育自己的故乡滋养身体和心灵。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具有重大意义的小说,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的近半个世纪,家族与历史、权力阶层和个人命运、秦腔戏文和关中方言、理想主义和存在史观……这么厚重的文化底蕴一定植根于自己的故乡,关于秦腔、关于河流、关于自然中大大小小的一切…… 🍒 许多文学家都有很多属于自己的专属记忆,陈忠实第一次投稿也充满艰辛,背着一周的粗粮馍馍从乡下跑到几十里远的城里去念书,吃的食物过于简朴,穿的衣服也十分单薄,和城里的学生一比难免自卑,但文学让人的生活充满希望和光明,让困窘的现实不那么窘迫。一次次作文课、完成的一篇篇小说,也并不是一直都受到认可,拥有淳厚的陇东口音的车老师也成了自己文学生涯中难忘的记忆。 🍒 每个人的童年也是不一样的,最值得铭记的便是入嘴的美味可口的食物,珍贵的礼物,再就是难以看到的文化现象。在陈忠实最久远的童年记忆中顶快活的事便是跟着父亲到原上原下的村庄去看戏,不仅仅是在白鹿原,整个关中和渭北高原都能看到属于独特时节的热闹和喜庆。尽管在大人中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但接受秦腔独有的旋律的熏陶已经注定终生都难能取代秦腔在自己心中的的深刻心理。 🍒 生活中什么才算是美好,不是自己拥有多少,而是自己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多少。把盆栽菊花送回乡下老家移栽到小院,任由其发芽、长茎、倒伏在地,依旧开得很美。是回到乡下老屋久违地听到斑鸠发出“咕咕、咕咕”的叫声,感受人与鸟儿自然相处的安逸时刻。是老屋小院里悄悄开花的玉兰树给人意外的惊喜,是又到枣月想回家折枣的泛出乡野气息的久违欢欣…… 🍒 在陈忠实先生的五十五篇散文中,我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命中的深情瞬间中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在大地怀抱中对故土的留恋和对童年的难忘时刻、创作过程中仅仅属于自己的文学生涯……现实生活中的脚步永不停歇,文学之路也步履不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