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共只有4位宰相,分别是李善长、徐达、胡惟庸和汪广洋。在胡惟庸案后,朱元璋废除中书省,意味着中国封建历史上再无宰相。而在上述4人中,名气最小的,当数汪广洋。 汪广洋是朱元璋最早培养接替李善长之人,《明史》云:“及善长以病去位,遂以广洋为右丞相,参政胡惟庸为左丞。”可惜,汪广洋一方面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又不坚守宰相操守,因此很快被朱元璋厌弃。洪武十二年,汪广洋在被贬的船上,被朱元璋下旨赐死。而后,在查抄汪广洋的家眷时,发现汪广洋的小妾陈氏竟然是罪臣之女,当年汪广洋觊觎此女的美色,贿赂六部官员,将她悄悄从大牢里“捞出来”。朱元璋查明缘由后,盛怒之下,对六部进行清洗,很多胡惟庸的党羽在这一次被清洗掉,为他接下来对付胡惟庸,埋下了伏笔。 汪广洋案看似因"妾室"引发,实为朱元璋重构权力体系的精密设计。通过将政治斗争包装成司法案件,既维护了法制表象,又完成了从"功臣共治"向"绝对皇权"的过渡。这种"制度性反腐"策略,成为明清专制深化的典型范式。
明朝一共只有4位宰相,分别是李善长、徐达、胡惟庸和汪广洋。在胡惟庸案后,朱元璋废
兽兽说历史
2025-04-24 17:36:14
0
阅读: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