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民国才女赵清阁在临终前把1个木盒递到保姆手里,含泪再三叮嘱:我死后,

品古观今吖 2025-04-23 10:51:56

1999年,民国才女赵清阁在临终前把1个木盒递到保姆手里,含泪再三叮嘱:我死后,这个一定要烧给我!谁知,保姆吴妈打开盒子瞅了一眼,里面的东西竟让她大吃一惊!   木盒中静静躺着的是赵清阁与情人老舍之间深情的情书,赵清阁与老舍之间的爱恨情仇,作为赵清阁的保姆吴妈对这段情感故事也有所耳闻。明白了赵清阁的想法后,吴妈含泪接下了木盒。   木盒接手没过多久,赵清阁便离世了,遵从了赵清阁的最后遗愿。她将那些记录着两人情感交流的情书,连同木盒一起,化作了一缕缕青烟,随着火焰的舞动升向天际。   这一把火,既是对赵清阁生前情感的最后告别,也是对老舍的一种无声祭奠。火光中,情书的灰烬随风飘散,仿佛带着赵清阁未了的情感,飞向了那个她心中永远的爱人。   赵清阁和老舍的故事源于1938年的重庆。   赵清阁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性,在上海担任《晨报》编辑,她以犀利的文笔和敏锐的洞察力著称,被誉为文坛上的才女。   她的国家观念特别强烈,抗战爆发后,她参加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拼尽全力写下唤醒民心的戏剧,而老舍则是这个协会的总务部主任。   老舍被赵清阁的才华深深吸引,两人心有灵犀,在文章中产生了诸多共鸣,老舍没想到世上居然有这么懂自己的女子,他逐渐陷入了沉沦,将自己的家庭置之脑后。   老舍开始追求赵清阁,赵清阁对于老舍也有别样的情感,两人虽然没有确定情侣关系,但行事上却显得十分暧昧,直到老舍的妻子胡絜青的出现。   胡絜青在得知老舍与赵清阁之间故事之后,毅然决然地带着孩子出现在了老舍与赵清阁的面前。   作为一位享有盛誉的画家,胡絜青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更具备文人的涵养与风范。面对老舍,她没有选择哭泣或吵闹,而是平静地与老舍坐下对谈。   她希望老舍能够重新审视他们之间的关系,回归到往昔的和谐与幸福。她的言语中透露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孩子的关爱。   然而,面对带着孩子的结发妻子,老舍却从炽热的口中说出了冰冷而刺骨的话语。这次两人的对话,赵清阁便坐在不远处,看到因为自己的原因一个家庭即将分崩离析,她的心中五味杂陈。   她不愿成为那个“第三者”,更不愿意成为摧毁他人家人的罪人,她当即决定将对老舍的情感深埋心中,返回上海那曾经生活的地方。   老舍当得知赵清阁要返回上海之后,竟然选择抛妻弃子坐上了前往上海的火车,赵清阁在老舍的穷追猛打下再次接受了他,他们在上海像情侣般又生活了一段时间,但渐渐的赵清阁意识到老舍虽然抛下了妻儿来找自己,但并不想要和胡絜青离婚,赵清阁觉得自己成为不了老舍的枕边人只能是那个令她厌恶的“第三者”。   于是,赵清阁便再次消失在了老舍的视野里,离开时赵清阁还放下狠话:“老死不相往来”。   老舍失望的回到了他与胡絜青的家,但胡絜青已经对他的行为怀恨已久,她始终在找机会报复这个负心汉。   终于在1966年,胡絜青找到了机会,她将老舍的风流债全部刊印在了大字报上,老舍瞬间便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上。   受不了折磨的老舍最后一次找到了赵清阁,赵清阁意外的同意了两人的见面。她从老舍眼中看到了死志,询问之后才知道,他想要投湖一了百了。   赵清阁当即便说:“你跳的话,我也跟着你跳”。   但真听到老舍跳湖自尽的消息后,赵清阁却无动于衷,她选择了终身未嫁来表达对老舍的爱意。

0 阅读:607
品古观今吖

品古观今吖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