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桥梁大师茅以升临终前孤苦伶仃,六个儿女无一人在他身边,生命最后一刻,他悲痛欲绝:“这是我咎由自取,”造成这一切的元凶竟是一个女人。 茅以升从小就对建桥特别着迷,他几乎是痴迷其中,“要建最牢固的桥”,这个念头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根,并最终引导他走向了桥梁工程的道路,这条路,注定充满艰辛与挑战。 钱塘江大桥,这项工程的难度在当时堪称地狱级,资金短缺、技术瓶颈、复杂的地理环境,每一个都是拦路虎,茅以升带领团队,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他们像一群不知疲倦的蚂蚁,一点一点地搬运着“不可能”这座大山,最终,钱塘江上矗立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大桥,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造,这座桥不仅是重要的交通通道,还展现了中国的工程技术实力,体现了民族的自信。 更令人叹服的是,钱塘江大桥在建成多年后,经受住了一次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的考验,这话充分展示了茅以升和他的团队的技术高超和态度认真,这座桥非常稳固,成为中国桥梁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然而,在事业上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茅以升,在感情生活中却走得磕磕绊绊,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18岁那年,茅以升与戴传惠结为连理,洞房花烛夜,他许下承诺:“我会永远对你好,”这句承诺,在当时听来是多么的真诚,多么的令人动容,婚后,戴传惠为家庭倾注了全部心血,照顾六个孩子,操持家务,让茅以升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她默默地站在茅以升身后,成为了他最坚实的后盾,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感情逐渐出现了裂痕。 1946年,茅以升被调到上海工作,与家人分居两地,临走前,戴传惠半开玩笑地提醒他,别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迷住了,茅以升当时一笑置之,认为自己已是“老夫老妻”,不会再被外面的世界所诱惑,可事实证明,男人的承诺,有时脆弱得不堪一击。 在上海,茅以升遇到了权桂云,一个年轻貌美、活泼大胆的女子,她对茅以升充满了崇拜,而这种崇拜也逐渐转化成了爱慕,面对权桂云的追求,茅以升没能守住初心,最终和戴传惠的婚姻破裂,与权桂云在一起并有了一个女儿,纸终究包不住火。 1950年,在一场政治运动中,茅以升的婚外情被曝光,对于戴传惠来说,这真是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她本来身体就不大好,这下更是难上加难,心情一直很低落,最终在70年代离开了人世,戴传惠的去世并没有让茅以升改变主意。 他坚持要把权桂云接回家,这下六个孩子都生气了,老大茅玉岳态度坚决,说永远不回家,要和父亲断绝关系,其他子女也逐渐与茅以升疏远,茅以升一手打造的家庭,就这样分崩离析,尽管这样,权桂云还是在茅家找不到归属感,在一个充满敌意的环境中,她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最终在五十岁时病逝。 晚年的茅以升,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他意识到自己在追求事业的同时,忽略了家庭,伤害了亲人,他渴望得到子女的原谅,多次致歉,希望孩子们能够来看他最后一眼。 然而,他的六个孩子都没有出现,甚至连他的葬礼也没有参加,茅以升在遗书中说:我这辈子,建了很多桥,却没能修好心中的那座桥,这句话展现了他的深深后悔和无奈,他用一生建起了钢铁的桥梁,却没能建起通往子女心灵的桥梁。 茅以升的一生,是充满矛盾的一生,他在工作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国家做了很多贡献,不过,他在感情上的失误也让他的人生留下了难以消除的遗憾。 事业成功很重要,但家庭和亲情也必不可少,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事业的辉煌,更在于家庭的幸福和人性的完整。
1989年,桥梁大师茅以升临终前孤苦伶仃,六个儿女无一人在他身边,生命最后一刻,
江樵品史
2025-04-22 15:24: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