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朝廷权臣李鸿章建议放弃新疆,左宗棠大将军坚决反对,李鸿章轻描淡写地说新疆是块不毛之地,左宗棠怒斥他太大方,轻易放弃这16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慈禧太后表示国库空虚无力支持,左宗棠拍着大腿信誓旦旦地说,哪怕自掏腰包借钱,也要夺回新疆失地!
在19世纪的时候,却被一个叫阿古柏的头目占领了,他占山为王,对当地百姓极尽欺凌之能事,新疆人民在他的统治下苦不堪言,消息传到京城,朝廷里炸开了锅,该如何应对?大臣们议论纷纷。 有一位名叫李鸿章的大人,拍着桌子说完,李大人还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提出了一个高见,殊不知,对面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他可不这么想,这位老者名叫左宗棠,官拜陕甘总督。 慈禧被他的一片赤诚打动,终于点头应允,临走时,左宗棠又上前一步,语气坚定地说:“老佛爷,微臣在此立誓:若不能收复新疆,就死在回疆的路上!” 得到慈禧首肯,左宗棠马不停蹄地投入了征讨准备,先筹钱,再组军,忙得不亦乐乎,就在大家都为钱发愁的时候,杭州一位大商人胡雪岩,挺身而出,他慷慨解囊,拿出巨款相助,这让左宗棠备受鼓舞。 眼看着钱有了,就差兵马了,左宗棠广招天下勇士,组建了一支西征军,在出征前,他特意命人将自己的灵柩抬到阵前。 左宗棠率领的西征军,兵分两路,浩浩荡荡地向新疆挺进,北路军一路劈风斩浪,很快攻下了阿古柏的老巢乌鲁木齐,南路军则在哈密一带,遇到了阿古柏的主力,双方在天山脚下,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 阿古柏虽然兵多将广,但他手下将士,大多是乌合之众,跟左宗棠麾下的精锐正规军,根本不能相提并论,西征军将士个个悍不畏死,誓要收复故土的决心,更是令阿古柏的兵马望而生畏。 就这样,西征军连战皆捷,节节胜利,终于,在1877年秋,左宗棠率军攻克了阿古柏的最后一个据点喀什,新疆全境,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然而,左宗棠的麻烦还没完,沙俄趁乱出兵,占领了新疆西北的伊犁地区,他们打算坐收渔翁之利,把伊犁据为己有,对此,左宗棠绝不答应,他誓言,决不能让外族在我神圣领土上撒野。 左宗棠当即派出使者,前往俄国谈判,使者据理力争,终于迫使沙俄同意归还伊犁,这一仗,左宗棠不仅赶跑了内贼,还打退了外敌,彻底收复了新疆故土。 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堪称清朝最后的辉煌,这场波澜壮阔的征程,展现了左宗棠作为一代名将的非凡才能,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身上那股子为国为民、死而后已的担当精神。 在筹备战争的过程中,左宗棠四处奔走,不遗余力,为了给士兵准备粮草,这位朝廷命官,竟然不惜自掏腰包,变卖家产,每逢有人劝他,他总是淡淡一笑,说:“为国家出钱,在所不惜,只要能收复新疆,就是倾家荡产,我也在所不辞,” 更令人动容的是,在战事胶着之际,已年过花甲的左宗棠,竟然亲自上阵杀敌,这一老一少,并肩作战的场景,令将士们肃然起敬,他们发誓,要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来完成这位老将军的心愿。 左宗棠不负众望,终于完成了收复新疆的大业,从此,他威名远播,成为一代名臣,而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情操,那率兵驱敌、决不低头的铮铮铁骨,更是成为激励后人的精神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