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八路军支队司令准备跑路,贺炳炎找他谈话,恰好这时,100多名日军来袭,警卫员笑道:“给我300人,我把他们打跑!”
这个八路军支队司令员叫江东升。
江东升原来是东北军53军的排长。
当时,江东升所在部队的连长魏武耀抗日不行,克扣军饷却是好样的,战士们对他十分不满。江东升见大家群情激奋,竟带着几个心腹,把魏武耀勒死,然后活埋,之后就带着全连100多人自立门户。
自立门户后,摆在江东升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粮饷从何而来?没有粮食军饷,谁会和他一起干?
江东升想出的第一个办法,那就是打土豪,每到一个村子,他就打听村里谁有钱,然后逼迫对方交钱。
和红军打土豪不同,红军打土豪,还会分给穷人,江东升纯粹是为了自己。但他又和土匪不一样,土匪除了抢钱,还会杀人,而江东升从不滥杀无辜。
除此之外,遇到小股日军,江东升也是照打不误。
渐渐地,地主们就搞清楚了江东升的情况,江东升只是要钱,不要其他。为此,地主们就联合起来,出钱请江东升保护他们,给他们看家护院,这支队伍的粮食军饷他们全包了,而且队伍的总指挥还是江东升。
江东升想了想,他之所以打土豪,无非就是为了粮食军饷,现在地主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保护地主,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便答应了地主们的提议。
随着队伍人数越来越多,江东升不甘心继续给地主们看家护院。与此同时,在孟庆山等人的领导下,河北游击军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经扩充到了六万余人。
江东升想了想,决定率部加入河北游击军。
参加河北游击军后,江东升归河北游击军司令员孟庆山领导,不过在具体军事行动上,他是完全独立的。
之后,江东升也是率部打了好几个胜仗。
到了1938年8月,江东升麾下已有8000余人。
一想到手下有这么多人,他就产生了别的想法:“我有这么多人,还要听孟庆山指挥,太憋屈了。”
江东升还没有自立门户,八路军就对他的部队进行改编,将其编为八路军冀中军区六支队,由江东升担任支队司令员,另由我方干部唐保蘅担任支队政委。
但江东升听说,在八路军中,政委不仅管政工,还可以干涉军事,唐保蘅的到来,使得江东升自立门户的念头更加强烈,不过他短时间内也没有采取行动。
1939年,贺炳炎、余秋里率部来到了河北。
两人来到河北时,还带了不少老红军过来,以此加强对六支队的领导,江东升急了,他以为贺炳炎、余秋里一来,自己就会失去对部队的控制权。
对江东升来说,这是无法接受的事情,于是,江东升决定率部脱离八路军,并马上付诸行动。
就在这时,贺炳炎知道了江东升的事情,他亲自前往六支队驻地,准备劝说江东升留下来,为了表示诚意,贺炳炎只带了一个警卫排长就出发了。
江东升听说贺炳炎来了,也有些慌张,当得知贺炳炎只带了一个警卫员过来,江东升这才恢复了平静,毕竟他手下有近万人,没有理由害怕两个八路军。
见到贺炳炎时,江东升惊奇地发现,贺炳炎只有一只手臂,他顿时面露轻视,在他看来,只有一只手,怎么能打仗?他开始怀疑贺炳炎的能力,对贺炳炎的态度也有所怠慢,而且还不断做出失礼的举动。
这时,江东升手下一个连长跑了过来,说日军一个中队来袭。江东升之前打过不少胜仗,但很多都是小打小闹,很少和日军正面较量过,听说日军一个中队来袭,江东升就有些慌张。贺炳炎身边的警卫排长刘宾忽然笑道:“给我300人,我把他们打跑!”
江东升不相信一个警卫员能有这么大的本事,但为了不在贺炳炎面前丢面子,就决定让刘宾试试。
警卫排长刘宾率部离开后,贺炳炎一脸淡定,继续在那里与江东升闲聊。见江东升对自己的断臂充满了好奇,他就指了指自己的右臂,说这是打仗锯掉的,接着就脱掉了上衣,露出了满身伤痕。贺炳炎说,他负伤过十二次,还把自己打过的恶仗、硬仗说了出来。
看到贺炳炎满身伤痕,江东升心生动容,又听说他打过这么多硬仗,江东升顿时收起了轻视之心。
几个小时后,警卫排长刘宾率部回来了,说日军已经被他们打跑。江东升大感惊奇,连忙询问具体经过。
刘宾说,他经过观察,找到了日军的空档,从中间杀进去,往两边开枪,之后撤走,日军开始狗咬狗,最后再出击歼敌,日军不知我军虚实,只好带上伤员逃走了。这一仗,我军伤亡6人,打死日军8人,日军伤员无法统计,缴获枪支35支,弹药若干。
江东升又问了手下,确定刘宾所言非虚后,他对刘宾充满了敬佩,在江东升看来,连身边一个警卫员都这么厉害,贺炳炎的本事肯定更加了得。
随后,江东升主动设宴招待贺炳炎和刘宾,庆祝这次胜利,宴会上,江东升表示,他不会率部离开了,他愿意加入贺炳炎率领的八路军120师3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