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如意饭店北京国际电影节春日荐片季
我的评分:⭐⭐⭐⭐⭐
以黑暗犯罪的基底反衬人性的暖色,以小人物反映大时代背景下人性的负责
北影节的第一部影片,《如意饭店》为我带来的绝对不仅仅是惊喜
首先《如意饭店》讲述的不仅仅是深山黑店中的连环罪案,更是撕开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被欲望与恐惧撕裂的真相
影片中,村庄被设定为“罪恶的温床”:村民被村长操纵、年轻人沦为黑市链条的炮灰、外来者成为待宰的羔羊……这一切看似是特定年代的产物,实则是人性在权力与资源不对等下必然的异化,包括影片中导演也不只一次用镜头语言进行暗示:山洞中的尸骸、村民们在面对状况时的各种反应,以及从头贯彻到尾的阴冷气氛等等等等,这些符号化的场景绝非偶然
它们指向一个永恒的命题,当利益与道德冲突时,有多少人能坚守底线?而当底线崩塌时,黑暗便有了滋生的缝隙
与许多犯罪片不同,《如意饭店》并未将反派塑造成纯粹的“恶人符号”,王砚辉饰演的黑店老板,阴鸷中带着一丝悲凉,熟练地杀人抛尸,面对村民的审问也能轻松应对,却在面对杨子姗饰演的老板娘时流露出近乎不多见的善意
这种矛盾性让观众既恐惧又困惑,他究竟是嗜血的恶魔,还是被命运逼至绝境的困兽?影片未给出答案,却通过细节有所暗示,这也让观众有了更多可以想象的空间
而乔杉饰演的警察,则是影片中“希望”的微弱火苗,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办案时屡屡受挫,面对村民的敌意时束手无策,甚至被边缘化,但正是这种“不完美”,让他的坚持显得尤为珍贵
观众看到的不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救世主,而是一个在泥沼中仍试图抓住希望的普通人,这种“烟火英雄”的气质,恰是影片最动人的部分
影片在黑色犯罪的主调下,影片并未放弃对人性善意的捕捉,杨子姗饰演的黑店老板娘是最大的惊喜,她一边帮着处理犯罪证据,一边尽力想要帮助他人逃离如意饭店,这种分裂并非逻辑漏洞,而是导演有意为之,它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善与恶的界限往往模糊,大多数人只是在不自觉中滑向深渊
更值得玩味的是村民群像。他们并非全员恶人,但当个体利益至上成为集体共识时,每个人的良知便显得脆弱可笑,这种“平庸之恶”的呈现,让影片超越了单纯的猎奇犯罪,直指人性中更普遍的困境
另外在这部《如意饭店》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位演员都贡献出了非常亮眼的表现
王砚辉无需依靠夸张的肢体语言或癫狂的表情,仅凭眼神的游离与语调的停顿,便让观众脊背发凉
而乔杉也为角色加入了很多表演细节,来让观众更直观得感受到这个小警察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
《如意饭店》很容易被归类为一部“生猛犯罪片”,但它真正值得讨论的,是犯罪类型外壳下的人文内核
90年代的浮躁气息、小人物的生存焦虑等等元素,都并未被简单处理成背景板,而是与角色的命运紧密交织
所以说这部《如意饭店》除了有非常强烈的犯罪类型片的质感表现,当中对剧情以及角色的刻画、设计也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影片的表达方式,当中也有很多值得反复品味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