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摄于2012年7月的江门,死刑犯孙双新攥着死刑通知书,即将被押赴刑场。 孙双新,广东省鹤山市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里条件不好,父母靠种地和打零工养家糊口。 他初中没念完就辍学,十几岁开始在鹤山的鞋厂打工。扛皮革、搬机器,日复一日,手上全是老茧,日子过得紧巴巴。 他不是什么大人物,就是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仔,靠力气吃饭。 后来,他在侯燕婷开的鞋厂干过一段时间,负责搬运原材料。侯燕婷是厂里的负责人,年轻能干,管事麻利。 孙双新在这干了没多久就离职了,但离职时,他觉得侯燕婷少算了他100多块工资。那时候,100块对他来说不是小钱,能买一袋大米或者给家里添点生活费。他咽不下这口气。 离职后,孙双新多次找侯燕婷要钱,但都没要到。侯燕婷这边可能是觉得没这回事,也可能是懒得理他,总之没给。 这事就像根刺,扎在他心里,越想越气。时间一长,怨气越积越深,慢慢成了他甩不掉的心结。 2010年4月10日,孙双新跑去信豪鞋厂找活干,没想到又碰上了侯燕婷。他旧事重提,说起那100多块工资的事,侯燕婷还是不认账,两人当场吵了起来。 第二天,他又去了鞋厂,憋了一肚子火。这次争执更凶,他彻底失控,从身上掏出刀,刺向了侯燕婷。侯燕婷当场受了重伤,没多久就死了。 事情发生后,孙双新没跑,直接被警察抓了。法院查明,他因为工资纠纷蓄意报复,用刀捅死了侯燕婷。 证据确凿,2010年底,鹤山市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了他死刑。 2012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了死刑判决,孙双新被押赴江门刑场,执行了死刑。那张照片,就是他生命的最后记录。 100多块钱,换了一条人命,还搭上自己的命,值吗?孙双新的选择让人摇头,但这事没那么简单。表面上看,他是冲动杀人,可背后藏着不少问题。 工资纠纷在打工圈子里不算稀奇。干活拿钱,天经地义,可现实里,拖欠工资、少算工钱的事时有发生。 孙双新碰上的,就是这种糟心事。100块对他来说,可能是一个月的菜钱,可对老板来说,或许压根没当回事。这种不对等,容易让人憋屈,甚至走极端。 孙双新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坏蛋,他就是没管住自己。一点小事憋了两年,最后爆发,把自己和别人都毁了。 生活中,谁还没点矛盾?但大多数人不会动刀子。情绪这东西,像个定时炸弹,控制不好,后果不堪设想。 孙双新要是懂点法律,可能就不会这么干。杀人偿命,这道理谁都知道,但他还是下手了。 也许他觉得自己有理,也许他压根没想后果。法律不讲情面,他用命给自己上了最后一课。 这案子一出,网上议论纷纷。有人同情孙双新,觉得他被逼无奈;有人骂他活该,说他心狠手辣。但抛开情绪看,这事其实挺接地气。 谁没跟人吵过架?谁没觉得不公平过?孙双新走上了绝路,可现实里,这种矛盾天天都在上演,只是没到动刀的地步罢了。 打工人的生活不容易,低收入、高压力,碰上点不公就容易炸。孙双新是个极端例子,但他的故事提醒我们,有些问题不能光靠个人解决。 劳资关系、心理健康、法律普及,这些都得跟上,不然类似的悲剧还会有。 孙双新这事,不是让我们看热闹,而是敲警钟。生活里,小矛盾处理不好,可能就埋下大祸根。 跟老板吵工资,跟朋友闹别扭,甚至跟家人拌嘴,哪件不得冷静想想?冲动是魔鬼,这话一点不假。 再者,社会也得有点担当。工资按时发、纠纷有地儿说理,这些基本保障到位了,很多人就不会铤而走险。孙双新是走了极端,但谁敢说自己永远不会遇到类似的糟心事?
新华日报力挺死刑
【269评论】【1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