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令全世界都乱成一锅粥,而英国身处其中有些尴尬,本以为会任人宰割,被迫妥协,没想到直接“背刺”捅了特朗普一刀。在英国宣布暂停对89种产品征收关税之后,一架专机直抵北京,将重启与中国关键的经贸对话。 英国人可能要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亲眼观看旧中国的没落与新中国的崛起,而特朗普这番倒行逆施之举,又是否会让英国人激起一些被尘封的记忆呢?
据英国《卫报》报道,英国商业和贸易大臣乔纳森·雷诺兹将启程前往北京,重启英中经贸联委会会议。在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一月访华后,便提出该想法,如今酝酿两个多月,终于要落实到纸面上了? 其实,若不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把所有国家都打了个措手不及,各经济体也不会快速将对华关系列为优先事项。 对于英国而言,这件事似乎更迫在眉睫。 如果英国还在欧盟框架内,对待关税或许有很大的主动权,甚至会成为此次欧盟反击的带头者,可无奈孤悬于欧洲大陆之外的英国,此时有点风雨飘摇的意思。
纵观英国过去几年的政坛风云,并不算顺畅,除了一届又一届的短命首相之外,颇有建树的成绩就是“援乌”与“反俄”。 这属于英国人的传统技能,以此来削弱欧洲各国,加强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存在感,并不稀奇。 因此,在拜登政府时期,美英两国一唱一和,眉来眼去,不断拱火俄乌冲突,同时在对华关系中也谈不上友好。 如今特朗普叠加美国关税壁垒,影响到美债美股纷纷动荡,资本望风而逃,而英股却一再高升。 原本,伦敦与纽约就是世界两大金融中心,美国市场不再能进行资产避险的操作,伦敦自然成了“香饽饽”。 从这个角度来看,英国是打心眼里希望特朗普继续搞贸易战的,最好能把华尔街都迁到唐宁街隔壁才好,但也不希望看到关税战被打崩,这就不得不将目光再次放到中国身上。
在中国第一个高举反制大旗后,各主要经济体纷纷来电商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第一个转变态度,共商双边经济合作的议题。 在此前后,法国外长与西班牙首相落实访华议程,体现出欧洲对修复对华关系的趋势,而英国自然不甘落后。 就在启程前夕,雷诺兹谈及美国关税时还特别强调:“我们拥有一系列政策工具,如有必要将毫不犹豫采取应对措施”。 看来,英国也不会一味地妥协,最后在谈判桌上要是谈崩了,也要付之于行动。 此前,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达成的69项共识,大部分与金融合作相关,而在中概股在美国资本市场遭遇重创后,伦敦或许会成为中企海外融资的又一集散地。 这对于美国而言,无疑是腹背受敌,既削弱了打击中国的手段,又被抽空了自身的底气。
看似是中英“夹击”美国的背后,实则透露的是特朗普一意孤行,正在加速美国霸权旁落的现实。 英国并非是要“反美亲中”,而是在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中国正在给世界提供新的机遇与平台。 “南方国家”的选择自是不用多说,但传统美西方国家从一开始的抨击、抗拒到如今愿意尝试合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制造的不确定性。 这种趋势一旦开启,便再难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