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唐休璟,武将出身,但为何可以入朝辅政?   唐休璟最初仅担任文职,从吴王

遥遥谈趣 2025-04-18 14:04:36

唐朝名将唐休璟,武将出身,但为何可以入朝辅政?   唐休璟最初仅担任文职,从吴王府的“典签”开始,历任绵州巴西尉、同州冯翊主簿。后长期在边州任职。 出任营州户曹参军期间,正值突厥阿史德温傅带领下辖的二十四州全部反叛,裴行俭出兵平叛,其中唐休璟率部在独护山大破敌军,迁升为朝散大夫检校朔州长史。 唐军退兵后,阿史那伏念与温傅重新反叛,唐休璟正是在东突厥的这次进攻中遭到惨败后被贬职为丰州司马,开耀年间(681-682),才平定叛乱。   阿史那伏念被杀后,突厥再次叛乱,阿史那骨笃禄南下围攻丰州,都督崔智辩战死,唐休璟实际成为丰州战时的最高长官,由于英勇作战及上疏朝廷,最终保住丰州。 永淳二年高宗去世,武则天实际执掌朝政,武则天执政后通过更换边将,启用大批中低级将领,一方面将旧势力进行更换,另一方面希望重新开拓新的格局。   唐休璟正是顺应了这样的大势,由于其长期在边疆州任职,积累了对突厥作战的丰富经验,又无家族政治势力的干扰,因此垂拱年间转为安西副都护检校庭州刺史。   吐蕃国内自赞普芒松芒赞逝世后,新赞普赤都松与噶尔家族的斗争就一直在内部持续,因此对外扩张的速度明显放缓。但到了猪年国内局势趋于稳定,大论钦陵领兵赴“固山的突厥国家”。 武则天当时就任命韦待价为安息道行军大总管,但仅二个月唐军就在寅识迦河大败,大总管韦待价被贬,副大总管、安西大都护阎温古斩首。 身为安西副都护的唐休璟在后方进行“收其余众”的工作,并将其屯驻于高昌。凭借在战后出色的善后工作,由武则天亲点升任西州都督,自此唐休璟进一步得到武则天的重用。   第二年唐休璟就被征召主政灵州,被授予了灵州都督、新昌军防御营田等使,唐休璟在击退突厥之后,更加得到武则天的信任,很快加封银青光禄大夫,升任左豹韬将军。 随着万岁通天二年王孝杰在东硖石谷兵败身亡,唐休璟就成为了镇守河陇边关的最佳人选,圣历年间出任凉州都督、右肃政御史大夫、持节陇右诸军副大使。 担任凉州刺史期间,唐军在天山北路展开了一系列行动,圣历三年,吐蕃将军募麴莽布支进寇凉州地区,双方在昌松县的洪源谷大战,唐休璟主动领兵出击,六战六捷,吐蕃大败。 后又继续进攻吐蕃。长安二年唐休璟随同吐蕃使臣论弥萨进京,被授予“右武威、右金吾二卫大将军”,此后唐休璟正式入朝参政。 唐休璟在最初的官职上任内的评价也多是“无异材”、“弗之好也”。出任边疆的军职后,才很快就显示出了过人的能力。 唐休璟在入朝参政之前,历仕丰州、朔州、营州、西州、灵州、凉州,基本全部为对突厥、吐蕃军队作战的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在入朝参政后,长安三年突骑施乌质勒隔绝安西道,与唐军对峙,唐休璟在与丞相商议之时便为其画了一份地图。等到地图送到现场之后发现,地形与唐休璟所画相差不大。可见唐休璟虽在朝内,但对整个西北地区的山川、地形等了如指掌。以至于武则天感叹“恨用卿晚”。 唐休璟在西州善后、收复安西四镇、凉州大败吐蕃等重大事件上的出众表现,不仅为武周政权带来军事上的胜利,更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消除了朝廷主和派和反对派对武周政权和武则天个人威信的质疑。 同时,唐休璟作为从武周政权中成长起来的中低级将领,在大批将领被清洗的同时,没有家族势力的干扰,又为其升迁提供了可能,因而仕途较为顺利,最终完成了由边疆将领向参政大臣的身份转变。

0 阅读:12
遥遥谈趣

遥遥谈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