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元宵节,孙家栋在准备回家的途中,意外发现食堂竟有红烧肉,一时贪嘴的他,便决定去食堂享用这顿美食,却未曾想到这碗红烧肉竟成为他人生转折点。 夜幕低垂,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食堂里灯火通明,孙家栋的脚步在红烧肉的香气中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他本想匆匆回家,与家人共度佳节,但那浓郁的肉香仿佛有着魔力,牵引着他走进了食堂。他找了个角落坐下,一碗红烧肉,一碗白米饭,简单却温暖。 就在他大快朵颐之时,校领导的声音在食堂里响起,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在招募人才。孙家栋的筷子停在了半空,他的目光透过热气腾腾的碗,似乎看到了一片更广阔的天空。他的内心翻涌着,红烧肉的滋味似乎也变得不再重要。 不久后,孙家栋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军,踏上了前往苏联的旅程。在那里,他不仅克服了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更以卓越的成绩获得了“斯大林奖章”。他的左手在绘图板上挥洒自如,右手则在球场上精准传球,他的故事在异国他乡传为佳话。 回国后,孙家栋投身于导弹研究,他的才华得到了钱学森的认可和指导。在钱学森的鼓励下,孙家栋参与了“东风一号”、“东风二号”导弹的研制,为中国的国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与此同时,魏素萍,这位美丽大方的女性,成为了孙家栋坚强的后盾。她不仅在孙家栋的生活中给予支持,更在精神上给予他力量。两人的爱情故事,如同那碗红烧肉一样,简单却充满温情。 岁月流转,孙家栋的名字与中国航天事业紧密相连。他作为卫星技术的重要推动者,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程。每一次卫星的成功发射,都凝聚着他的汗水与智慧。 在孙家栋的一生中,那碗红烧肉不仅是他人生转折点的象征,更是他与国家命运交织的起点。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选择,就能开启一段非凡的旅程。而孙家栋,正是在这条旅程上,以他的才华和毅力,书写了一段属于中国航天的辉煌篇章。
1950年的元宵节,孙家栋在准备回家的途中,意外发现食堂竟有红烧肉,一时贪嘴的他
底层史观吖
2025-04-18 11:01:49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