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0月,广东作战中,日军戴着防蚊面罩躺在地上小憩。这种防蚊面罩可以直接套在头上。防蚊面罩采用双层纱布结构,眼部镶透明赛璐珞片,颈部用松紧带密封,配合防蚊手套形成全身防护。当不使用时,日军会将防蚊面罩上下合在一起,便于携带。在广东丛林中作战,这种防蚊面罩相当重要。 日军配发防蚊装备后,广东驻军疟疾发病率从每月15%降至5%,显著降低非战斗减员。日军的防蚊面罩的怪异外形被用于制造恐怖氛围。1942年顺德游击队报告中提到,日军夜袭时常戴面罩,“形如鬼魅,乡民见之惊惧”。 在惠州罗浮山作战中,日军夜袭时摘除面罩,导致次日晨间遭蚊群攻击,整个中队丧失战斗力。日军士兵抱怨“面罩闷热如蒸笼,但摘下一小时就会被叮满包,伤口溃烂流脓。” 1944年广宁战斗中,游击队缴获日军防蚊面罩200多个,用于己方侦察兵丛林作战。
1938年6月,国民党上将钱大钧,走进军统湖北站,当着一众人特务的面,拔枪击毙了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