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37年,李隆基下令斩杀当了22年太子李瑛和俩弟弟。临刑前,他问儿子们:"服

雨后清新心舒畅 2025-04-18 04:29:13

公元737年,李隆基下令斩杀当了22年太子李瑛和俩弟弟。临刑前,他问儿子们:"服不服?"李瑛斩钉截铁地说:"我等从无谋反之心,怎能屈服?"说完,只见寒光一闪,三兄弟瞬间倒在血泊中。25年后,侄子唐代宗重审此案,叹息:"皇叔们没错。" 这事儿得从李隆基的后宫说起。武惠妃得宠后,成天琢磨着怎么让自己儿子寿王李瑁当太子。她设了个局,谎称宫里有盗贼,把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兄弟骗进宫 那天夜里飘着细雨,三个皇子提着剑就冲进大明宫。他们哪知道宫墙里藏着三百刀斧手,武惠妃早跟禁军统领串通好了。刚拐过紫宸殿转角,就听四面八方的脚步声像暴雨似的砸过来。太子李瑛手里的剑"当啷"掉在地上——他们连甲胄都没穿,三兄弟就穿着日常的圆领袍。 武惠妃裹着狐裘站在廊下看戏,她给皇帝递话那叫一个准:"陛下您听,太子带着人杀进宫来了!"李隆基在甘露殿急得直转圈,外头喊杀声越近,他抓着玉带的手直冒冷汗。要说这皇帝年轻时多精明啊,可这会儿都五十三了,被最宠的女人拿捏得死死的。 处决令下来那天,长安城飘着柳絮。李瑛在牢里把弟弟们揽进怀里:"咱们生在皇家,命数早定了。"外头监斩的宦官举着金批令箭,三兄弟被推上刑场时,老百姓把朱雀大街堵得水泄不通。有人看见太子临刑前突然大笑,冲着皇宫方向喊:"阿爷(父亲),您早晚会明白!" 武惠妃倒是真把亲儿子李瑁扶到了太子位边上,可老天爷不答应。她成天疑神疑鬼,总觉得三个冤魂在宫里晃悠。有天半夜惊叫着从床上蹦起来,非说看见李瑛提着血淋淋的脑袋站在床前。没过半年,这女人就瘦得脱了形,三十八岁那年活活把自己吓死了。 李瑁这太子还没当热乎就黄了,他爹转头立了忠王李亨。要说这寿王也够惨,先是被抢了太子位,后来连媳妇杨玉环都被老爹夺了去。白居易写《长恨歌》那会儿,老百姓还偷偷传着这桩皇家丑事。 李隆基晚年躺在兴庆宫,听着雨打梧桐直叹气。安禄山的叛军都快打到潼关了,老头儿搂着杨贵妃念叨:"当年要是没杀那三个孩儿..."可这世上哪有后悔药吃。马嵬坡兵变那会儿,他眼睁睁看着杨家被灭门,倒是跟当年杀子时的狠劲如出一辙。 等到唐代宗翻案那年,大明宫的青砖缝里都长草了。新皇帝看着卷宗直摇头:"我爷爷这糊涂账..."可人都死了二十多年,平反也就是给活人看个心安。倒是长安酒肆的说书人爱讲这段,说到三皇子赴死那段,总有人往地上泼碗酒:"敬三位郎君!" 要说最讽刺的还是武惠妃的谩骂,她生前给李瑛泼的脏水,最后全溅回自己儿子身上。李瑁到死都是个闲散王爷,倒是他那个被抢走的王妃,成了千古传唱的杨贵妃。历史有时候就跟戏台子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唯独真情实意最要命。

0 阅读:1
雨后清新心舒畅

雨后清新心舒畅

雨后清新心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