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小科普:脾胃虚寒 典型表现: 怕冷喜温,吃冷食易腹泻 腹部隐痛,按揉或热敷缓解 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 常见成因: 长期饮食生冷(如冰饮、海鲜) 过度劳累或思虑伤脾 先天体质偏阳虚 推荐茶饮及用法: 干姜红枣茶 配方:干姜3克 + 红枣5颗(去核) 功效:温中散寒、补气血,缓解胃冷痛、手脚冰凉。 党参白术茶 配方:党参5克 + 炒白术5克 功效:健脾益气,改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 桂圆肉桂茶 配方:桂圆5颗 + 肉桂1克 功效:温补脾肾,适合脾胃虚寒兼腰膝冷痛者。 砂仁红糖水 配方:砂仁3克(打碎) + 红糖适量 功效:化湿行气,缓解胃寒呕吐、脘腹胀满。 注意事项: 每日1-2杯即可,过量可能引发口干、便秘。 若饮用后出现上火症状(如长痘、咽痛),立即停用。 慢性疾病患者建议先咨询中医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日常调理建议: 多吃温性食物:南瓜、山药、小米、羊肉(炖煮加姜) 忌口:西瓜、苦瓜、绿茶、冰品等寒凉食物 艾灸穴位:中脘、足三里、关元(每周2-3次) 禁忌人群 不宜饮用人群: 阴虚火旺者:口干舌燥、手脚心热、舌红少苔,饮用会加重上火。 湿热内蕴者:口苦口臭、大便黏腻、舌苔黄厚,温补茶饮易助湿生热。 孕妇/经期女性:干姜、肉桂可能刺激子宫,需医生指导。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含糖茶饮(如红糖水)需慎用。 温馨提示 脾胃虚寒需长期调理,茶饮仅为辅助手段。若症状严重(如持续腹泻、消瘦),建议就医搭配中药方剂(如理中汤、附子理中丸)或针灸治疗。日常可晨起空腹喝一小杯生姜蜂蜜水(生姜汁+温水+蜂蜜),温和驱寒。 ( 每个人的体质复杂,建议先通过中医辨证再选择茶方!)
中医小科普:脾胃虚寒 典型表现: 怕冷喜温,吃冷食易腹泻 腹部隐痛,按揉或热敷
洪主任
2025-04-17 17:17:25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