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兄弟理性探讨。大众第一轮纯电确实一般。我买过ID4,开了一整年,非常理解这个局

一苒说车啊 2025-04-17 00:11:41

和兄弟理性探讨。

大众第一轮纯电确实一般。我买过ID4,开了一整年,非常理解这个局面。

第一轮一般,所以赶快搞第二轮呀!

人生不是要每一步都牛逼,再迈出下一步的。 比亚迪当初做电车就是矢志不渝,一轮又一轮,2008年整到2020年才爆发。12年冷板凳换来了最近五年现象级的爆发。

我2009年还是大学生,在上海车展就看到了比亚迪展台的电车宣传。当时显得多么的孤独,多么的一般,多么的“没有销量”。

好在大众集团每年还有800万台油车的量,在全球范围,养一下电车业务这个正在发育的小孩子,奶粉钱没问题。

顺便,大众电车去年也有100万出头。这个小孩子,其实也不太小。如果说在中国第一轮冲锋效果很一般,其实海外还可以的。那边没有中国竞争这么激烈。

至于为什么选大众不选小鹏?这不是一个必须选择A或者选择B的逻辑。这个选择题要留给每个具体的消费者,不能我们说了算,也不会有统一的答案。

为什么丰田做了3X,也用了广汽车型的技术,怎么3X就能卖的比所谓的原型车更好呢?

大众和斯柯达过去是共享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的,要说明锐和奥迪A3和速腾,都是所谓的类似的核心技术,那为什么各自能实现各自的销量和目标消费者呢?

我们在汽车业内看,很多东西,A用了B的,B用了C的,我们如数家珍。消费者是这么看问题的吗?完全不是。

我最近想买一个Oppo N5。结果看到就送了我一台,说我老去做他们节目嘉宾。我看N5的时候就完全整不明白也不想整明白“屏幕谁供应的?芯片是否自研、哪一块芯片自研?折叠技术有没有一个供应链伙伴?哪些地方和洋人高端相机品牌合作了、合作到什么程度?”

我主要就是觉得这个品牌的气质,好像还蛮喜欢的。Oppo有一些年轻感、时尚感。还请过我最喜欢的姜文导演做广告,我记忆深刻,好像是为了上一代Find。N5看着很帅很薄,屏幕很大。周边有朋友买了N5说挺好,有利于我这样的忙碌的手机办公人。

如果用了N5,我今天写微博和你吵就更轻松了。刚收到,还没来得及拆。

从N5谈起,是因为我们是垂直车领域的作者和媒体人,我们看待问题很多时候太理性,和消费者不是一个思路。我们真的代表不了消费者。

理想one当初用东安动力的增程器,很多专业媒体人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消费者买到的是他们眼中的理想one,他们没觉得有问题。

如果有喜欢大众这个新一轮电车的消费者,他心里可能的感受是:大众的设计和品牌底蕴他喜欢,这款车看起来设计很不错,大众的规模和实力他信赖,大众原本的短板软件有了和小鹏的合作也这么先进了,那为什么不能考虑购买呢?

0 阅读:483
一苒说车啊

一苒说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