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汉匈“天山之战”:汉武帝进行了缜密部署,为何仍然惨遭战败 天汉二年(前99年

林硕言 2025-04-16 11:03:39

细说汉匈“天山之战”:汉武帝进行了缜密部署,为何仍然惨遭战败 天汉二年(前99年),汉武帝下令兵分三路出击匈奴,对于这次出征,汉武帝战前做了充分的战略部署。如果按照既定部署,这必然又是一场大胜,然而这场战争的走势,却完全出乎了汉武帝的预料,以致最终酿成大败。

汉武帝大举出兵匈奴,原定战术声东击西 天汉元年(前100年),在汉朝远征大宛取胜之后,刚刚继任匈奴单于的且鞮侯单于遣使与汉朝修好,并送还了此前匈奴扣押的汉朝使者。汉武帝因两次出征大宛损耗太大,便也释放了扣押的匈奴使者,并遣苏武出使匈奴,却不想因为匈奴内部的叛乱,苏武就此被扣押。

天汉二年(前99年),因为恼怒且鞮侯单于的出尔反尔,同时也为了惩戒匈奴多年来屡次犯边,汉武帝决定再次出兵匈奴。 “漠北之战”后,匈奴实力大为削弱,东部的鲜卑趁机脱离匈奴,匈奴为避免多面交战,被迫向西迁徙。此后,经过近二十年的休养生息,匈奴国力日渐恢复,虽无力重返漠南与汉朝正面对抗,却也开始不断与汉朝争夺西域控制权,并多次袭扰汉朝边境。 于是,经过一番讨论后,汉武帝最终将这次出兵的打击目标,定在了南下到天山北麓一带,频频袭击河西走廊的匈奴右贤王部。

为了确保能够取胜,汉武帝出征前做了充分的战略部署,决定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即派遣公孙敖、路博德率军北上至涿邪山一带,做出佯攻匈奴单于庭的样子,吸引和牵制且鞮侯单于、左贤王的注意力,然后由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长途奔袭右贤王部,争取一战将其重创。 同时,为了确保大军后勤运输,汉武帝又召见了骑都尉李陵,命其率领本部兵马负责大军的粮草运输,确保李广利大军的后勤供应安全。

李陵是李广之孙,年轻时曾任侍中、建章监等职位,因善于骑射又有仁爱之心,汉武帝也认为其颇有祖父李广风范,因而对其寄予厚望。李陵曾率兵八百深入匈奴两千里侦查,后来汉朝开拓河西之地,汉武帝便任命李陵为骑都尉,率领五千勇士驻扎酒泉、张掖等地,练兵的同时防备匈奴。 由于李陵的主动请缨,汉武帝修改战略部署 李陵作为李广之孙,一心想要完成祖父当年未竟之业立功封侯,然而多年来屯边练兵的他,却始终捞不到领兵出征的机会。如今朝廷好不容易再度出兵匈奴,李陵又岂能甘心只做一个押粮官。

于是,当汉武帝在武台殿召见李陵时,求战心切的他便明确向汉武帝表示,不愿只做押粮官,并主动请缨道,“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要求作为佯攻部队。 或许是由于李广、李敢两代将领皆死的不明不白,汉武帝自小便对李陵极为宠爱,因此对于李陵的抗命,汉武帝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劝慰道,“朝廷这次出兵众多,并没有马匹调拨给你”。 然而,年轻气盛的李陵却表示,不必给我调拨马匹,自己愿意率领五千步兵以少胜多,直捣匈奴王庭。汉武帝见李陵如此有志气,顿感欣慰,于是便同意了他的所请。

由于李陵的主动请缨,汉武帝不得不调整原本的作战计划,诏令原本作为佯攻的路博德作为接应部队,率兵在中途迎候、接应李陵所部。 路博德作为一员老将,早年曾跟随霍去病出征匈奴,因功获封符离侯,后又以伏波将军身份率兵攻灭南越,因功加封六百户。后来,因儿子犯下大逆不道之罪,路博德被削职免爵,调往居延泽修筑居延塞。 路博德原本也打算利用此战立功赎罪,恢复爵位,如今得知被年少的李陵夺去了机会,心中自然也极为不满,于是便上奏汉武帝,“方秋匈奴马肥,未可与战,臣愿留陵至春,俱将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并击东西浚稽,可必禽也”。

汉武帝接到奏报后,以为是李陵怯战才让路博德上书,顿时大怒。此前因为李陵的请战,汉武帝不得不调整战略部署,并因此耽误了一个多月,如今大军准备停当,若是继续耽误时间,错过了秋天,那么今年的出兵计划就彻底耽误了。 汉武帝命令三路出击,李陵恋战致两路战败 不愿耽误出兵时机,汉武帝下诏严令李陵必须于九月出兵,沿险要的遮虏障(即居延塞)出塞,至东浚稽山南面龙勒水一带观察敌情,吸引到匈奴注意力后,再率兵返回居延塞休整,并将情形上奏朝廷。

如此一来,汉军的战略部署再度发生变化,原本的两路大军变成了三路,其中李陵率领的五千步兵成为了佯攻部队,出击方向为单于庭方向,用来吸引单于和左贤王注意力;路博德和公孙敖则成为了阻截部队,奉命驻守于涿邪山一带,目的在于切断单于庭、左贤王与右贤王的联系,防止匈奴援军西进;至于李广利的主力大军, 则依旧主攻天山北麓的右贤王。 如果各路军队真的按照汉武帝的部署行事,那么此战必然极为顺利。虽然李陵率领的乃是步兵,但汉武帝却并不要求其与匈奴主力作战,只要其到浚稽山南麓一带晃悠一圈,然后便撤回受降城休整,吸引到匈奴单于和左贤王注意就算完成了任务,即便匈奴主力来攻,也可以凭受降城坚守,将匈奴主力吸引向东。 若是匈奴不上当,率兵西进救援右贤王,路博德和公孙敖也可以阻断他们的救援之路,只要为李广利争取到足够的撤退时间足以。

然而,立功心切的李陵,却并未按照部署行事。他在率部抵达浚稽山后,便将所经过的山川地形绘制成图,派手下骑兵陈步乐回奏朝廷,而他自己却留在了当地,想要兑现给汉武帝的“以少胜多”承诺。 且鞮侯单于探知李陵所部后,因为担心汉军有埋伏,于是调集单于庭三万骑兵出击李陵部,又命左贤王率兵五万前来增援。李陵面对匈奴主力最初倒也没慌,甚至还利用地形打了一场漂亮仗,然而当左贤王的援军赶到后,李陵自知不敌只能被迫撤退。 可是,步兵如何跑的过骑兵,李陵一路且战且退,虽然给匈奴军队造成了极大杀伤,但却始终无法摆脱追兵,最终在距离边塞近百余里的鞮汗山一带兵败,李陵力竭被俘,所部几乎全军覆没,只剩四百余人逃回汉朝。

在李陵与匈奴主力交战之时,李广利亦率军自酒泉出塞,长途奔袭天山北麓的右贤王部,此战极为顺利,李广利部先后斩杀俘虏万余人,匈奴右贤王战败而逃。 且鞮侯单于击败李陵后,随之接到了右贤王的求救,于是立即率兵西进救援。由于匈奴主力被李陵吸引到了汉朝边塞附近,而奉命阻截的路博德和公孙敖的军队却远在北边的涿邪山,结果根本没能发挥拦截作用。 此外,李广利由于押送着大量俘虏和缴获的财物,撤军速度极慢,结果在还未退回边塞时,便撞到了前来救援的匈奴主力。

李广利与匈奴主力一番大战,由于汉军兵力本就处于劣势,又因俘虏和财物影响了军队灵活性,结果很快便陷入了匈奴主力的围攻之中。危急时刻,代理司马的陇西人赵充国不顾个人安危,主动请缨为汉军冲阵,正是在赵充国及其率领的一百多精锐骑兵不顾生死的冲击下,这才冲破了匈奴军队的包围,使得汉军成功脱离险境。 此战,汉军虽然斩杀了右贤王部万余人,李陵一路也多有斩获,但汉军方面的损失却更为惨重,除了路博德、公孙敖全身而退外,李陵部五千人几乎全军覆没,而李广利率领的汉军主力,则是阵亡了十之六七,堪称伤亡惨重。

0 阅读:5
林硕言

林硕言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