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奔驰高管当街辱华,骂中国人是“杂种”,还对中国人喷辣椒水,可他的下场

朱竟年解史 2025-04-16 03:48:38

2016年,奔驰高管当街辱华,骂中国人是“杂种”,还对中国人喷辣椒水,可他的下场却并不令人满意。 2016年,北京街头,一场普通的停车纠纷却炸开了锅。奔驰高管雷内·高海纳不仅抢了车位,还当众辱骂中国人是“杂种”,甚至掏出辣椒水喷向围观群众。他的傲慢点燃了民愤,也撕开了跨国企业在异国经营时隐藏的文化裂痕。 2016年11月,北京顺义区,一场停车纠纷让雷内·高海纳这个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他是奔驰公司的高管,德国人,2015年被派到中国担任戴姆勒卡客车(中国)有限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这哥们儿在奔驰干了多年,从安全部门到韩国卡车业务都混过,经验不少。可到了中国,他的日子并不好过。奔驰卡车业务在中国市场没啥起色,压力山大。更糟的是,他对中国文化压根儿没兴趣,也不愿融入,结果跟当地员工和社区关系搞得一团糟。这次停车事件,就是他态度崩盘的导火索。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中午,一名中国车主正准备停车,车位都找好了,眼看就要停进去,突然一辆黑色奔驰车横插一杠,直接抢了位置。车主气不过,下车理论,结果从车里下来的高海纳非但不认错,还用英文大吼,说自己来中国一年,学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中国人都是杂种”。这话一出,周围人全愣了。没等大家反应过来,他又从兜里掏出辣椒水,对着人群喷了过去。有人被喷得满脸刺痛,场面一下失控。路人拿出手机拍视频,传上网,舆论瞬间炸了。 高海纳的身份很快被扒出来——奔驰高管,这下事儿更大了。网上骂声一片,大家伙儿气他那副高高在上的德行,还有那句种族歧视的话,太伤人了。有人说,这不光是个人素质问题,奔驰公司也得担责任。毕竟这么个高管,代表的是企业形象啊。网友开始喊抵制奔驰,奔驰的公关团队坐不住了,赶紧发声明,说这是高海纳的个人行为,跟公司没关系,还表示“遗憾”。可这声明跟没说一样,网友不买账,觉得奔驰就是在甩锅,没一点诚意。 舆论压力越来越大,奔驰没办法,只好宣布撤了高海纳的职。可这处罚在很多人眼里,太轻了。骂人、喷辣椒水,伤了那么多人的感情,就这么撤职了事?没个正式道歉,没啥实际行动,公众觉得奔驰没拿这事儿当回事。高海纳呢?事件后一声不吭,既没解释也没道歉,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消失了。他的职业生涯算是毁了,但这下场真能让人解气吗?不少人觉得,不够,他得为自己的傲慢付出更多代价。 这事儿对奔驰的影响也不小。品牌形象受损,有些消费者直接说,以后不买奔驰了,民族感情被伤得太深。事件还上了新闻,外媒也报道,奔驰在中国的口碑滑了一大截。更重要的是,这事儿成了个警钟,提醒所有跨国企业:在中国做生意,不能光想着赚钱,还得懂文化、尊重人。 为啥会闹成这样?说白了,就是文化冲突。高海纳来中国一年,却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学会。他那句“杂种”和辣椒水的举动,透着一股子优越感,好像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这种态度在哪儿都不招人待见,何况是在中国这样一个重视礼貌和尊重的国家。 中国人讲究“和为贵”,你抢车位还骂人喷人,谁能忍?反过来,高海纳可能觉得自己没错,在他老家那边,这种直来直去的行事风格也许没啥,可到了中国,就成了大忌。 这不只是他个人的问题,也反映了跨国企业在管理上的漏洞。高管外派前,得多点文化培训吧?不然光有技术没情商,迟早惹祸。奔驰派他来中国,估计也没想到他会这么不适应。结果呢,一个高管翻车,整个公司跟着背锅。 奔驰在这事儿上的应对,也挺让人失望。声明轻飘飘的,撤职也像是应付了事。企业责任不是说说而已,得拿出实际行动。公众想要的,是一个态度——承认错误,道歉,再保证以后不犯。可奔驰呢?既没正儿八经地道歉,也没说怎么改进,感觉就是想赶紧把这页翻过去。这种做法,反而让人生气,觉得你压根儿没把中国市场当回事。 跨国企业在国外混,不能只盯着利润。得明白,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规则和底线。尊重当地文化,不是啥高大上的要求,是最基本的生存之道。高海纳这事儿,要是奔驰早点管好自己人,或者事后处理得更用心,也不至于闹这么大。 这事儿虽然发生在2016年,但放到现在看,意义一点没少。全球化让企业走遍世界,可文化差异这道坎儿,永远在那儿。跨国公司要是还抱着“我是大牌我说了算”的心态,早晚栽跟头。高海纳的教训告诉我们,个人得学会谦逊,企业得担起责任。不然,一个小火星,就能烧毁你好不容易攒下的名声。

0 阅读:0
朱竟年解史

朱竟年解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