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暴徒闯入一位两弹元勋家中,将他拖出后当街打死,周总理听闻噩耗后怒摔茶杯

混沌于浮云 2025-04-15 23:34:40

1968年暴徒闯入一位两弹元勋家中,将他拖出后当街打死,周总理听闻噩耗后怒摔茶杯,之后指示粟裕去抓住真凶,还对当时一筹莫展的粟裕说道:你七战七捷,怎么今天成了个大姑娘。 姚桐斌1922年出生在江苏无锡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家里穷得叮当响,父母靠种地勉强糊口,可他们硬是咬牙供他读书。他从小就聪明,成绩好,但家里实在没钱,中学时不得不辍学。倔强的他不认命,靠摆摊卖糖葫芦和旧书攒学费,后来总算去了上海读高中。抗战爆发,他辗转到江西继续学业,1941年考上了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冶金系。1945年毕业后,他在国民政府经济部矿治研究所干了一阵子。 1946年,他考上公费留学,去了英国伯明翰大学读博士,1951年拿下学位,又跑到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深造。1957年,他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回国投身国防事业。那时候新中国刚起步,科研条件差得要命,他却一头扎进去,带着团队搞高温钎焊合金研究,硬是填补了技术空白。1962年,他当上703所所长,带着一群人在物资匮乏的环境下搞出了不少关键材料,直接推动了导弹和航天技术发展。他的贡献大了去了,被称为“两弹元勋”,实至名归。 1968年6月8日下午,姚桐斌在家翻资料,突然一群暴徒破门而入,把他拖到街上拳打脚踢。他一个文弱书生,哪里扛得住这群人的暴行,很快就被打得重伤昏迷。没人敢上前救他,也没人能送他去医院,最后他就这么没了,年仅46岁。这事发生在那个混乱年代,暴徒多半是受当时极端氛围影响,具体身份后来查出是两个普通人,一个炊事员,一个电工,跟姚桐斌没啥私人恩怨,就是头脑一热干了蠢事。 当天,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开会,听到这个消息,气得当场摔了茶杯。他平时稳重得很,这回却控制不住,可见姚桐斌的死对他打击有多大。总理当即点了粟裕的将,让他务必抓住凶手。粟裕是谁?打仗七战七捷的狠角色,可这回查案却有点束手无策。总理急了,直接说他:“你七战七捷,怎么今天成了个大姑娘?”这话糙但实在,带着点火气,也透着对姚桐斌的惋惜。 粟裕不敢怠慢,带队连夜查案。跑了几天,总算在城郊抓到两个主犯。审下来才知道,这俩人就是普通工人,没啥深仇大恨,就是被当时的环境煽动得失了智。法院判了他们,一个15年,一个12年,算是给了个交代。可人没了,交代再多也换不回来。 姚桐斌的死,对中国国防科技是真的大出血。他走了,好多项目直接停摆,后续接手的人花了多少年才跟上他的步伐。国家后来也没忘他,1983年追认他为烈士,1999年给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的妻子彭洁清跟他一样搞科研,俩人当年在国外认识,回国后一起奋斗。她后来接着干,没让他的事业彻底断掉。 这事搁到现在看,真是让人唏嘘。那年头乱糟糟的,多少好人就这么稀里糊涂没了。姚桐斌46岁就走了,留下的成果却是几代人的财富。他要是多活几年,中国的航天得少走多少弯路啊。可惜,历史没如果。 周总理那句“你七战七捷,怎么今天成了个大姑娘”,听着挺刺耳,其实是气急了说的。粟裕打仗是把好手,可查案不是他的长项,总理急着要结果,才甩出这话。这也说明,姚桐斌的死不是小事,连总理都坐不住了。那时候国家正缺人才,失去一个姚桐斌,等于断了条胳膊。 这事过去50多年了,现在想想,还是觉得憋屈。一个科学家,辛辛苦苦为国出力,最后却死得这么窝囊。暴徒是抓到了,可那种极端环境是怎么酿成的,谁也说不清。只能说,乱世害人,害得还不轻。姚桐斌的故事提醒我们,和平年代多可贵,人才多重要,别再让这种悲剧重演。

0 阅读:0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