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毛主席看到拟定的开国上将名单后大怒,批评道:“为什么没有他的名字?你

混沌于浮云 2025-04-03 19:15:25

1955年,毛主席看到拟定的开国上将名单后大怒,批评道:“为什么没有他的名字?你知道他这些年的贡献吗!” 李克农,1899年出生在安徽巢县,也就是现在的巢湖市。那时候,家里不算有钱,父亲靠做点小买卖养家,日子过得紧巴巴。但他爹挺重视教育,从小就让李克农念书。私塾里学的都是四书五经,可他更爱看街头卖的旧报纸,里面讲的洋人欺负中国的事儿,让他心里老早就种下了不安分的种子。1917年,他考进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那儿的学生运动搞得热火朝天,他也跟着上街演讲,喊着要救国救民。 毕业后,李克农没老老实实当老师,而是跑去做记者,在安徽和上海的报社混过。他写文章特别狠,揭地方官的丑事儿,骂得痛快,可也老被查禁。1926年,他在上海入了共产党,从此彻底跟革命绑在一起。没多久,他就被派去搞情报工作,表面上是个不起眼的文职,背地里却干着刀尖上舔血的活儿。他用化名混进国民党内部,整天装得跟普通人似的,其实眼睛耳朵都在搜刮情报。那时候,情报就是命,一份文件送出去,可能就救了几百条人命。 到了1928年,李克农已经成了情报战线上的骨干。他跑过上海的租界,也在国民党眼皮子底下晃悠过。有一回,他弄到国民党围剿共产党的计划,硬是靠着脑子和胆子,把消息捅给了组织,救了不少同志。他的工作没枪没炮,可比前线打仗还惊险,稍微露点马脚,就是脑袋搬家。 说到李克农的功劳,1931年上海那次绝对得提一提。当时,国民党那边出了个叛徒,叫顾顺章。这家伙原来是我党的,后来投了国民党,还放话要在三天内把上海的地下党一锅端,连周恩来都得抓活的。李克农当时就在国民党内部潜伏,消息一传到他耳朵里,他心里就咯噔一下。顾顺章这人他太了解了,脑子活,心够狠,干得出来这种事儿。他赶紧四处打听,确认消息属实后,立马找到接头人陈赓,把情况报上去。 陈赓得了信儿,跑去找周恩来。周恩来早猜到顾顺章有这心思,马上组织上海的同志开会,连夜撤离。第二天,国民党扑了个空,一个大人物都没抓着。这次要不是李克农反应快,情报送得及时,地下党估计得伤筋动骨。从那以后,李克农的名字在党内算是彻底响了,大家都知道情报战线有个硬角色。 抗日战争期间,李克农也没闲着。他在延安负责情报,盯着日军的动向。那时候条件差,没啥高科技,他就靠人脑子和一张嘴,从零散消息里拼出日军的计划。有一回,他判断出日军要偷袭某块根据地,提前预警,部队及时转移,愣是没让敌人得逞。解放战争中,他的情报工作更牛,直接帮着摸清了国民党军队的布防,好几场大战能打赢,都有他的功劳。抗美援朝时,他又管着后方情报,盯着周边国家的动静,保证了前线的安全。 李克农干的这些事儿,哪一件拿出来不是大事儿?可偏偏有人觉得他没带兵打仗,功劳不够硬。这话传出去,不少老同志听了都摇头,觉得太不公平。 1955年9月,人民解放军要搞首次授衔。这可是新中国的大事儿,上上下下忙活了好几个月。名单定下来后,送到毛主席那儿过目。毛主席翻着翻着,脸色就变了。他发现少了李克农的名字,直接问:“克农怎么不在?”底下人解释,说李克农没带过兵,按规矩不好给军衔。毛主席一听就火了,说:“打仗是功劳,情报就不是功劳了?没他的情报,咱们多少仗得输?” 毛主席这话不是随便说的。他心里清楚,李克农干的情报活儿有多重要。1931年上海那次,要没他,中央领导可能就没了。后来打仗,哪次胜利背后没他的影子?毛主席还提了几个仗,说这些都是靠情报铺的路。李克农没拿过枪,可他的脑子和胆子,比拿枪的还管用。那天会上,毛主席拍了板,说李克农必须得上将,谁也别争。名单改了,李克农的名字加了进去。这事儿传出去,大家都服气,知道这是实打实的功劳换来的。 授了上将后,李克农没歇着,继续管情报。他当了副总参谋长,每天盯着全国甚至国外的情报网。1956年,他弄到一份邻国的军事资料,帮国家拿了对策。1958年,他还带队出去谈过判,靠着脑子快、嘴皮子利,硬是把对方压住了。那些年,他办公室的灯老是亮到半夜,桌上堆满文件,茶杯都顾不上洗。 可人不是铁打的。李克农早年跑情报时就落下了病根,年纪大了身体更扛不住。1959年,他开始老觉得胸口闷,医生让他歇歇,他不听,还是天天上班。1962年2月9日,他在北京病逝,才63岁。他走的那天,国家开了悼念会,八宝山公墓里全是人。

0 阅读:251

评论列表

坐看云起

坐看云起

2
2025-04-03 22:31

没有他在隐蔽战线的功劳,不知道要多牺牲多少人??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