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唯一的儿子 傅仁轨
傅仁轨是傅斯年和夫人俞大䌽(这可是两大豪门联姻,咱们暂且不表,后面再详谈。民国时期,傅家和俞家都是豪门望族)的爱子,1935年9月生于北京。 傅仁轨本来是傅氏家族“乐”字辈,出生时正值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东北之时,有着强烈民族自尊心的傅斯年为表达誓将日寇赶出中国的决心,借古时在朝鲜对第一个日本打歼灭战的唐代大将刘仁轨(对刘仁轨感兴趣的可以去检索一下,是个十足的猛人)的名字,为爱子取名——傅仁轨。
1936年傅仁轨随全家迁至南京。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后,随母亲到江西外公外婆家暂避。后来,他们跟着傅斯年的历史语言研究所一路南行,迁往昆明。并在1941年由昆明辗转至重庆。
1942年初,他们到达李庄,总算安稳下来。傅仁轨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愉快的童年,母亲亲自教他和其他孩子学习功课包括英语,后来索性在当地创办了一所小学,傅仁轨与其他孩子一起在此校就读,直至抗战胜利。
1947年,傅仁轨与母亲陪伴父亲到美国治病,期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新港一家私立小学免费就读。1948年8月,父亲傅斯年病已愈十之八九,出院后,因放不下国内工作,他辞去美国几所大学的聘请,决定与母亲返回中国,此时傅仁轨还差一年小学卒业,在母亲俞大䌽的力争下,留在了美国继续就读,由父亲的朋友,中国著名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夫妇代为照看。此后,傅仁轨经常与父母通信交流,学习十分努力,甚至还把勤工俭学赚来的钱寄回家里,傅仁轨那时虽然年少,却极为懂事孝顺。
傅仁轨15岁时傅斯年在台湾去世,傅仁轨给母亲写了一封饱含情感安慰的信——
父亲已走完了他艰苦的旅程,现在该是他静静安息的时候了。妈妈,不要太伤心,不要流泪向人倾诉你心中的悲痛,更不要因为家境贫困,哭泣着向人乞怜。我们母子要以无比的勇气,来承受这个重大的打击,我们不需要人们的怜悯,而是要争取人们对我们的尊敬……
此后,孤身海外的傅仁轨将全部精力倾注在学业上,学习成绩突飞猛进。7年之后,1957年,正值中国大陆大搞“反右”运动的时候,年仅22岁的傅仁轨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理科专业,之后,进入美国“微软”(Microsoft),担任高级计算机工程师。
傅仁轨退休后,俞大䌽曾到美国与他共同生活多年。1990年,母亲俞大䌽在台湾病世时,傅仁轨也曾回台湾为母亲送别。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