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又变了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又现戏剧性转折,先是豁免电子产品关税,后又改口称只是转移类别,后续或再征税。这一系列操作让美国国内市场和国际社会都摸不着头脑,也让美国本就复杂的经济形势愈发严峻。
苹果死守中国绝不是因为廉价从美国国内来看,关税政策的频繁变动首当其冲影响的就是企业的正常运营。以苹果公司为例,苹果80%以上的产品在中国生产,此前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苹果股价连续四天大跌,累计跌幅23%,市值蒸发7731多亿美元。为了应对关税冲击,苹果甚至紧急从印度空运iPhone。而当豁免政策出台,苹果似乎看到曙光,可如今政策又生变数,苹果等科技企业未来的生产规划和市场布局依旧充满不确定性。不仅是科技企业,美国零售商、农场主和制造业企业组成“反关税联盟”,向白宫持续施压,全美各地超1200场抗议活动,近60万人参与,足见美国民众和企业对关税政策的不满。
美国关税政策乱上加乱从国际层面来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严重破坏了多边贸易体系。法国总统马克龙直言美国的关税政策是“经济霸凌”;东盟十国集体发声谴责;就连日本和韩国这些传统盟友也表达强烈不满。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罕见公开批评,警告保护主义不是答案。在全球经济紧密相连的当下,美国的单边主义关税政策,让各国纷纷寻求其他贸易伙伴和合作方式,美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形象和地位大打折扣。
再深挖背后原因,美国国内产业空心化是关键。尽管特朗普信誓旦旦要将制造业“带回美国”,但现实是美国本土无法建立完整电子产品制造产业链。一部iPhone包含来自43个国家的零部件,美国重建这样的产业链需5 - 10年时间和数万亿美元投入,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芯片厂建设一再延期就是例证。同时,美国债务危机也不容忽视,目前美国国债规模突破36万亿美元大关,每年利息支出高达1.2万亿美元,高关税导致各国减持美债,进一步加重美国债务负担。
至于苹果为何死守中国市场,绝不是因为廉价劳动力这么简单。中国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从零部件生产到产品组装,能提供全方位支持;庞大的内需市场也为苹果等企业提供广阔销售空间;还有不断增长的科技实力,让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难以撼动。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是对美国经济和国际形象的双重伤害。在全球化时代,合作共赢才是大势所趋,美国若不及时调整政策,继续在贸易保护主义道路上一意孤行,最终受伤害最深的还是美国自己。